:::
管理員 - 往生論-講經摘要 | 2024-01-05 | 點閱數: 678

    現在研究「五念門」中的第五「回向門」,論文段落是第五大段,稱作「善巧攝化」。

甲、五善巧攝化」(以善巧方便回向來攝化眾生)

  一、結前文開後義 「如是菩薩奢摩他,毘婆舍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如實知廣略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一) 結前文:

       1. 如是菩薩 指前文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者

       2. 止觀雙運,定慧相資(止能生定,觀能生慧。定、慧均等,不可偏廢。)

           (1) 略行 奢摩他(止) 立願生西,攝散歸定(指方定位)

           (2) 毘婆舍那(觀) 慧觀二十九相,契入一真法界

       3.所成

          (1) 成就柔軟心 意柔而順於道(心意柔和,不剛強,不執著,保持溫和平順。能順著佛法或世間孔聖人的話來做,叫做「順於道」。能順於淨土三資糧,也叫做「順於道」。)

                              止觀伏惑調柔

         (2) 如實知廣略諸法(「廣法」即依正莊嚴二十九種妙境界相。「略法」為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即一真法界。)

    (二) 開後義

       1. 如是 如前後廣略皆實相功德善根」(凡修行功夫有所成就,名為「功德」;又功德可引生出善果之根,也可稱為「善根」。)

       2. 成就巧方便回向

         (1) 不求自身住持之樂 (不求自身生存、保持不失生命之樂)

         (2) 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想要拔除一切眾生痛苦的緣故)

         (3) 作願攝眾同生極樂 (發願要攝取眾生,和我一樣往生極樂)

       3. 顯勝妙 西方極樂世界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

      【請參講表(丁)「信願持名」(引彌陀要解)】

  二、釋巧方便回向 「何者菩薩巧方便……回向成就。」

     巧方便回向」內容,即前列三種要義。

問:知道淨土「回向門」有甚麼好處?

答:即第六段「離菩提障」要探討的內容。

乙、六離菩提障」(菩提相違法)

經文:「菩薩如是善知迴向成就,即能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何等三種? 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 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經文要義列表顯示:

病況

處方

用藥

我心貪著自身

依智慧門(斷身見)

不求自樂

無安眾生心

依慈悲門(平等觀)

拔一切眾生苦

供養恭敬自身心

依方便門(作願回向)

憐愍一切眾生心

今天就研究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