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249
:::

 一、「念佛三大利益」。

 (一)、一句佛號,能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是過去的)。

      至心念這句阿彌陀佛,過去的罪業可消滅掉。

(二)、一句佛號,能息除人生煩惱,消災延壽得福慧(這是現在的)。

     至心念一句阿彌陀佛,現在能夠增福、增慧。

(三)、一句佛號,能跳出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永遠長生不滅(這是將來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會再六道輪迴。

    只要能夠萬緣放下,至誠懇切恭敬的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可得到這三大殊勝利益。「萬緣」相對於阿彌陀佛名號,就是妄念,唯阿彌陀佛名號才是正念。

二、「妄念云何?家念人念欲塵念,善念惡念無記念,千經萬論諸法念。

家念、人念、欲塵念,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事。善念、惡念、無記念、「千經萬論諸法念」,這些萬緣在念佛時,就是妄念。

三、(144頁、557則節錄),「學人必有師承,必須知法權說實說,方不致盲修瞎練,走入歧途。

  (267頁928則節錄),「凡事不論男女,有學無學,必經師承,方少出錯,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

我們學佛念佛的人,必須要有師承。要知道說法度化眾生有權巧方便而說,也有真實稱性而談。能夠這樣,方才不致於盲修瞎練,走入歧途。

有學(前三果)、無學(阿羅漢),都必須要有師承。佛法深奧的道理,如果沒有老師的教導,縱令有智慧的人,也不能完全徹底的瞭解。

四、(134頁525則)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當是願力第一,但世自在王佛乃彌陀授記之佛,爲什麼願力比彌陀反小?(李鋡榮)

:「彌陀第一,亦不僅限願力一種,至於願力大小,更不能受師生之限制,青出於藍,冰生於水,弟子勝師,本是常事。

「阿彌陀第一」,不僅僅限於所發的願力這一種而已,其他的,如智慧、神通等等,也都是非常的殊勝。

「青出於藍,冰生於水」,當弟子、當學生的,有很多,後來是勝過老師的,這本來是很平常的事。

五、《荀子.勸學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

蓼(ㄌㄧㄠˇ)藍的葉子可以提取靛青染料,青色是從蓼藍裏提煉出來的,但是其顏色卻比蓼藍還要深。而冰是生於水,而冰比水更寒。這是比喻學生的成就,有的比老師更爲優勝、超過,世自在王佛教出當時名爲法藏比丘的弟子,法藏比丘成爲阿彌陀佛,其願力卻比世自在王佛更加殊勝。

六、(第220頁791則)

問:佛經云「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所謂「第一」兩字是否解說阿彌陀佛爲諸佛中,願力最大,或解說爲佛位最高者。」(卓忠振)

:「經上所稱之佛,乃謂無上正等正覺之佛,六即之中(見七),究竟覺也。必至此地,方爲大覺,位無高下,如月魄之光,每月望日,必圓滿一次,正月至十二月,月月望日同相,無差別也,阿彌陀佛,稱第一者,固其願特,光明壽量,亦特殊也。

  「佛佛道同」,佛與佛之間的道、都是相同,沒有兩樣,同樣都是究竟即佛。

六即(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觀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證即,(六)、究竟即

凡是稱爲大覺者,佛與佛之間,一律平等,無有高下。譬如月魄,每個月的農曆十五,都是相同的圓,無有差別。

不同的是,每一尊佛的願力都不相同,有多、也有少,阿彌陀佛所以稱爲第一,乃是所發的四十八條大願,特別的殊勝,而其光明和壽量、壽命的數量,也是很特別殊勝的。

八、(第84頁第328則)

問:阿彌陀佛爲佛中之王,亦爲咒中之王,此說不知出於何經?(賴棟樑)

賴棟樑這位本省籍的中醫師,是 雪公早期來台的優秀學生,在《佛學問答》中有六十幾則是他問的,雪公來台講經一週年他有感作了一首詩「淨業修持志不灰,何期菩薩化身來;因緣殊覺難遭遇,九品蓮花遍地栽。

答:彌陀身爲法界藏,光壽悲智俱無邊際,宏願四八,度生無餘,功德超乎諸佛,故稱曰願王。阿彌陀不翻,爲是秘咒,只一阿字,便是一切發音之母,八萬四千陀羅尼所由出,三藏十二修多羅所從演,故亦曰王。不必泥於經典。

   阿彌陀是梵語,那就是秘咒。只這一個「阿」字,便是一切發音之母,也是一切字的種子。陀羅尼翻譯爲中文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修多羅是經典的意思。八萬四千陀羅尼、咒語,三藏十二部經、修多羅,都從此「」字演變生出來,所以才尊稱爲「咒王」。所以阿彌陀佛是「願王、咒王」。我們不必拘泥、侷限在某一部經典。

九、(91頁354則)「問:念佛一法,可消罪業,可消病障,可以往生,怎麼還教密咒消災等等咒法呢?

   這是湯善福大德所提出的問題。問的問題,有三個「可」。可以消除罪業,這是指過去的。可以消除病障、病的魔障,這是指現在的。可以往生,這是未來的。既然念佛,可以獲得這麼多的好處,爲什麼還要教導密咒來消災等等咒法呢?

:「人之根器不同,各有所喜,故隨順眾生,法有多門。然六字洪名,即屬秘密,古德云:只一阿字便是八萬四千陀羅尼之母。持名者,實亦顯亦密耳。」。

   各人的程度都不相同,為隨順各類的眾生,法就有多門,佛法爲度化眾生,就有很多的法門來度化他們。

持名念佛,「阿彌陀佛」實在說起來,可說是顯宗、也是屬於密教啊!

十、「今人果能持得一阿字,即能受用不盡,福慧齊資矣。」

    這是雪公著述的《阿彌陀經•摘注•接蒙》上說現代人果然能夠修持,守得這一「阿」字,譬如作「阿」字觀、觀想,就能受用不盡,福德、智慧雙雙都能得到,增福又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