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正宗分

正宗是正明一經的宗要,從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起,至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止,共七百九十一字為正宗分的文。


講入正宗分,須先分科:



今戊初約眾生正報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消文】世尊又召呼舍利弗而問說:「舍利弗!阿彌陀佛的國土因何名為極樂呢?」不待舍利弗開口,佛便自己答說:「彼國的眾生,沒有種種的苦,但受種種的樂,所以名為極樂。」


【釋義】此段是應前段極樂名字,自問自答,先約眾生正報解釋極樂。


其國眾生:謂念佛往生彼國的眾生(梵語薩埵新譯曰有情,舊譯曰眾生),是說:眾緣和合而生,娑婆眾生則外借地水火風四緣以成色身,內合受想行識四法以成心法,具足內外諸法相集而生,故名眾生(眾生是假名,五蘊是實法,此約自身正報明),又經歷眾多的生死,亦云眾生,謂常於六道輪迴不息故(此是約生處依報明)。多善根福德因緣而生彼國,蓮花清淨為身,靈明寂照為心,此極樂之眾生也。


附┌色…四大五根為色蘊,即吾人之色身。

五├受…領納五塵攀緣外境為受蘊,即第五識。

蘊├想…取所緣境憶想分別為想蘊,即第六識。

表├行…恒審思量念念不停為行蘊,即第七識。

  └識…了別諸性識境執持一切種子為識蘊,即第八識是總報主。


極樂世界,究竟安樂,永離諸苦,故曰無有眾苦。眾—是不一之謂,苦—乃逼惱之義。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難苦,無量諸苦。故曰:「眾苦。」極樂則反之,故曰:「無有。」


三苦者:一、苦苦—受有生老病死之身,(身是苦果)已名為苦,更加冤憎相會,恩愛別離,所求不得,乃至其餘的一切眾苦逼惱,乃苦上加苦,故曰苦苦(苦中加苦故);二、壞苦—以娑婆終有壞滅,事無久遠,樂非真實,切實的說:雖有少分之樂,亦非究竟,樂去悲來,苦惱者多謂之壞苦(如世間富貴之家,一旦失敗即是壞苦,世法靠不住故),亦如六欲天人雖受衣食如意,宮殿隨身之樂,此乃有漏十善所感,終有福盡墮落之日,初禪天雖得離生喜樂定,二禪天得定生喜樂定,三禪天得離喜妙樂定,四禪天得捨念清淨定之樂,這皆屬世間有漏的禪定,當樂境享盡墮落時,不勝憂惱亦曰壞苦(有漏業不堅遠故);三、行苦—(行是遷流不息,剎那生滅之義)由諸法遷變無常,而生苦惱謂之行苦,如無色界之四空天,雖得四種空定,壽八萬四千大劫,無色質之累,有空定之樂(或云苦樂雙亡),然亦屬有漏(以未出三界故),若失去定力時,還要墮落生死輪迴,雖未隨時,亦不免常受行陰,念念遷流之苦,故曰行苦(有漏定非真樂故)。當知!欲界具三苦,色界無苦苦,無色界唯行苦。


八苦:1生苦—在母胎中,儼如囚獄,出胎又受風刀割體之苦,詩云:「業風吹識入胞胎,獄戶深藏實可哀。」2老苦—力弱容改—神衰智鈍,舉動言行,皆不如意,故人不喜近,詩云:「流淚暗思童稚樂,見人空話壯年強。」3病苦—四大不調,諸根痛患,飲食俱廢,坐臥不安,詩云:「四大因時偶漸乖,此身無地可安排。」4死苦—四大分散,抽筋折骨,恩愛割別,業境現前,驚恐無量,詩云:「脫殼生龜真痛絕,落湯螃蟹漫慞惶。」5求不得苦—想欲求得,而偏失名利福壽,凡所欲求而不隨願,詩云:「揚帆屢見沉舟客,掛榜偏傷落第人。」6愛別離苦—想欲長久住合,那知眷屬恩愛一朝割別,苦不可言(緣若盡時各自散),詩云:「虞氏帳中辭項羽,明妃馬上謝君王。」7冤憎會苦—有仇怨之人,最怕會見,想欲避而偏偏相逢,一見仇人如眼中釘,常生憎恨,詩云:「好事頻求難得到,冤家欲避反相逢。」8五蘊熾盛苦—身心煩惱如火熾然,晝夜熾盛,焚燒眾生身心,苦不可言,詩云:「逼迫身心苦事多,哀聲無地可號呼!」


復次:八苦前四屬身,後四屬心,又前七種是別,後一種是總(以前七苦不出五蘊身心故),此外還有天災人禍—寒侵暑迫,雨打雷驚,譏罵嘲刺,欺淩壓迫等苦,若擴而充之,不勝枚舉。總之上來所說三苦乃三界眾生之所共受,八苦是一切人類所同受,上至國王,下至庸人無一個可能免者,亦無法可逃避也。而極樂世界眾生,永不聞苦名字,故祈願大家發心念佛求生!


但受諸樂—所受純樂無苦曰但受;樂事非一曰諸樂。彼土不同此土苦多樂少,雖有少分之樂,多數由種種苦力強求而得者,又不能長久享受,終有失去之日,所謂樂極生悲,此乃樂中帶苦,非純樂也。極樂世界則不論所受用的一切依報,與所感身相的正報,一一殊勝妙樂,無有少許苦事相間,故曰:但受諸樂。然娑婆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極樂則但有三樂、八樂,乃至無量諸樂。


三樂:1清淨無累樂—無粗濁之身,欲愛之染,則無苦苦。2依正常然樂—壽命無量,國土不壞,即無壞苦。3正智不動樂—安住真理,不生不滅,則無行苦。八樂:1蓮花化身樂—即無十月胎獄之生苦,詩云:「誓割愛緣生極樂,華中產取玉嬰孩。」2相好莊嚴樂—功德之身永無改變故,即無形骸衰朽之老苦,詩云:寧知淨土春長在,不使身心晝夜忙。」3自在清泰樂—清淨之身永離痛患,即無四大不調諸病苦,詩云:「誰知極樂清虛體,自在遊行白玉階。」4壽命無量樂—與佛同壽,不生不滅,即無四大分離之死苦,詩云:「何似華開親見佛,無生無滅壽難量。」5所欲如意樂—衣食隨念,不假造作,即無所求不得苦,詩云:「樂邦衣食天然好,不用區區更苦求。」6海眾常聚樂—清淨海眾,長為親友,則無恩愛別離苦,詩云:「諸上善人俱會處,願教曠劫不分張。」7上善俱會樂—諸上善人,互相愛敬,即無冤憎會遇苦,詩云:「何時得預蓮池會,積劫冤仇好共消。」8身心寂淨樂—身常清淨,心恒寂照,則無五蘊煩惱熾盛苦,詩云:「何當淨土修禪觀,寂照同時離有無。」


總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苦樂因果莫不皆由各人自己所造成,娑婆眾生念念顛倒,則所感依正皆穢,故有五濁、三苦、八苦乃至無量種種業感苦;極樂眾生心心正念,則所感依正皆淨,故有五清三樂八樂乃至無量種種法性樂也。


故名極樂:故—是承上結下詞,謂如上所言,不受眾苦但受諸樂,所以名為極樂。今以三界比論之:三惡道極苦無樂,人、及修羅苦多樂少(或云苦樂相半),諸天、雖然樂多苦少,然樂無長久有壞苦故;唯西方純樂無苦永遠不變,此即究竟樂,故以極樂稱之。二土對較苦樂懸殊,淨穢迥異。如是勝劣攸分,取捨則由人!


當知!佛說此苦樂者,意欲使人深知此界之苦,則厭離娑婆之心自然而生,深知彼土之樂,則欣求極樂之念,必勃然而起,此段以為下文勸策發心念佛求生的張本。


復次:菩薩發心利人,不取涅槃之樂,不捨眾生之苦,無苦樂取捨之相,方符合大乘之道,今念佛一門厭穢欣淨,捨苦求樂,豈非凡夫小乘之道,何得稱為圓頓法門?答:未得無生法忍(真智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為初地或七地八地所證,菩薩得此無生法忍則不退轉也。),必不能廣度眾生廣作佛事,喻如小車不堪重載,弱翅不可高飛,若強行之,非僅不獲效果,恐遭自他俱陷之災!故必先求生淨土,見佛聞法得無生忍已,獲大智慧、大辯才,具諸神通威力,那時再來此界普度眾生,豈不是善全妙策呢!


由斯觀之!則捨苦者,正欲救眾生之苦,即菩薩之大悲心;求樂者,正欲與眾生之樂,即菩薩之大慈心,這豈是小乘獨善之輩可以同日而論乎!


【顯理】「彼土」表自性,「名為極樂」表即是涅槃,「其國眾生」表證得自性之人,「無有眾苦」表已斷一切煩惱,「但受諸樂」表長得解脫,「故名極樂」表即是涅槃言自性(何故名為涅槃,因證到自性之人,已斷三惑煩惱,長得解脫之樂,所以名之為涅槃。)


戊初約眾生正報釋竟 


戊二約國土依報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說:「極樂國土的宮殿樓閣之外,更有七重欄楯圍護之,上有七重寶網覆之,前後相間布列七重行樹,皆是四寶所成,而且周遍重重圍繞,整齊美觀無比!」


【釋義】此段是約依報—國土,解釋極樂。又舍利弗:又是再也,因前已約正報,今欲重約依報解釋,故再呼當機舍利弗而告訴他說:「此欄網行樹皆是西方莊嚴妙境。」


欄楯:橫曰欄,直曰楯,即欄杆也。羅網:即寶網也。羅是結也,金縷珍珠,百千雜寶,莊嚴所結成的,四圍垂以寶鈴,光色華耀,能奪人目。行樹:行是行列,次第成行,無雜亂者。欄楯是嚴飾樓閣,行樹是嚴飾露地,羅網是嚴飾空界。各言七重者乃有所表,待文末標明。


蓋極樂寶地絕勝無比,所有宮殿樓閣之外,則繞一重欄楯,欄楯之外繞一重行樹,上覆七重羅網,行樹之外又繞一重欄楯,又覆一重羅網,重重相間,而至於七,或一重欄楯繞二重行樹,覆二重寶網,乃至七重如是,互相配置,一一莊嚴,尤其是皆是金銀琉璃玻璃的四寶所成,故曰:「皆是四寶。」現在只舉出行樹來說:或有純以一寶為一樹,或是二寶為一樹,乃至四寶為一樹,或金根銀葉,琉璃花玻璃果,或銀根琉璃葉,金花銀果,或玻璃根,金葉銀花,琉璃果等,如是美麗莊嚴無比,欄楯羅網例此可知!


當知!所說四寶七重乃是從略舉出而已,其實則重重無盡不可以言說(詳請閱大彌陀經)!


周匝圍繞:謂周遍匝滿四圍而環繞。是說七重欄樹羅網,非但宮殿樓閣,如是相間繞覆,即園林池沼等,莫不皆然!又不論佛菩薩及海眾,凡所住處,悉皆如是有之,乃至遍繞全極樂世界,處處布置面面皆是,故曰:周匝圍繞。所謂欄楯曲曲護繞於宮殿樓閣之外,處處皆通寶樹,藂藂布列於階道池畔之間,色色俱備羅網瀰覆於樓閣,行樹之上光光相映,非世間人力所能造者,乃彌陀如來不思議願力功德所成。問:「此方王臣長者家,不是亦有欄樹等之設?」答:「此方雖有樹木不過藂林,欄不過是木鐵,網不過絲麻,樓閣不過磚石,還須人力經營,豈可與天然四寶所成的極樂同日而語哉!」


是故彼國名為極樂:是乃承上之詞,故是結下之語,謂承上來所說欄網行樹等,如是勝妙殊特,誠非一切可比,所以彼國名為極樂世界。


茲不厭繁,再引大本彌陀經證之,亦可助發求生淨土者之益信欣慕,大本云:「復有種種寶樹,其純一寶者,根莖枝葉華果皆一寶,二寶為一樹者,根莖枝葉華果間以二寶,乃至四寶為一樹者,根莖枝葉各以一寶,其花與果同於根莖,五寶為一樹者,根莖枝葉花果各以一寶,七寶為一樹者亦復如是!唯加其節益用一寶,如是諸樹乃至行列數百千重,間以寶池亦復如是!乃至周遍世界,榮色光耀不可勝視。」又觀經云:「一樹高八萬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光色,玻璃色中出紅光色,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又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國中華樹,俱以無量雜寶,百千芬香而共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據此可知,極樂真是樂極矣!今經但說七重,彼則說數百千重,今但說羅網,彼則說羅網之中,出天宮殿,今但說行樹,彼則說行樹之中出諸光,及諸妙香,今但說四寶,彼則說七種蓋,今經略而彼經詳,以簡攝繁,取文省故,其義實則無欠也(此乃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二十二國土嚴飾願所成也)。


【顯理】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四寶表四德(常樂我淨),欄楯表自性縱橫(自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如欄之橫,如楯之豎,豎即縱也。),寶網表自性包羅法界,行樹表自性長養諸善根,彼國表自性(自性中具足一切無為功德,如彼國種種莊嚴樂境故。),極樂世界表法身境界(法身不思議境界正與極樂妙境義同,或表涅槃境界亦可)。


戊二約國土依報釋竟 

以上丁初總釋極樂名義一科文竟 


丁二別示依正莊嚴分二─┬戊初─依報分四┐

                            └戊二—正報     │

  ┌─────────────────┘

  ├己初—池閣行樹分二─┬庚初—正陳

  ├己二—華樂金地        └庚二—結成

  ├己三—化禽演法

  └己四—風樹什韻


今初正陳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而說:彼極樂國土,不但欄樹羅網的莊嚴而已,還有七寶所成的水池,尤其是池中的水,具有八種功德,而且時常充足盈滿,於寶池之中。又該寶池底是純用金沙舖的。


【釋義】上文是約依正莊嚴總釋極樂名義,此下是別示依正莊嚴明極樂受用妙境,現在先來說明池水非但欄楯等莊嚴而已,即此池水之類,亦皆殊勝無比。


七寶池:揀別此方土石所成者,是乃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寶莊嚴所成故名七寶池。或純一寶所成,或二寶乃至七寶,或七寶互相間雜而成,如行樹同。又此寶池之大,四方有四十里或是五十里,如是展轉增大以至四方二萬四百八十里;似若大海然,現在不舉出者乃文之省略。茲再引證大本云:「內外左右有諸寶池,或十由旬(此云里數有三種大八十里中六十里小四十里),或二十乃至百千由旬,猶如大海,一寶二寶乃至七寶所共合成。」然此諸寶池,皆是念佛海眾生長之所,有時亦可澡浴其間,又非止一個,乃是無量無數,既然有池必就有水,此固然之理,此水又非人間尋常之水,其水乃有八種不可思議的功德,故曰八功德水。功是功能,德是德用(即不可思議之妙用)。


八功德:1澄淨(澄明淨潔)不同此土昏擾污濁;2清冷(清湛涼冷)不同此土冬凍暑熱;3甘美(甘甜美妙)不同此土鹹淡臭劣;4輕軟(輕揚柔軟)不同此土凝滯沉重;5潤澤(光潤滑澤)不同此土腐褪枯澀;6安和(安靜順和)不同此土凶流暴暴;7除饑渴(非唯止渴亦能療饑)不同此土飽脹增病;8長養善根(增長養育諸善根)不同此土損害沒溺。


充滿其中:充是充足,異此土有時枯竭,滿是盈滿,異此土有時泛濫,其中是指七寶池之中,此微妙功德水,人間絕不可見,唯極樂世界則時常充滿其寶池之中,未嘗乾涸,亦不曾潰溢,或泛濫,妙哉!八功德水!真是不可思議,具足澄淨、清冷、安和、潤澤……等。問:「水悉皆有之,何彼土獨以功德稱?」答:「此土之水,過擾則昏,逢溷則濁,不常澄淨,故日晒則煖,火煎則熱,不常清冷,故大雨則泛,暴流則凶,不常安和,故混雜則變,酷旱則枯,不常潤澤,故近海則鹹,積久則臭,不常甘美,故遇壅則滯,逢寒則凍,不常輕軟,故食多則脹,非唯不能除饑渴,浸久則病,非唯不能養善根,而彼土德水,則縱經億劫而絲毫不變其勝妙,故稱之為功德,誰曰不可!本經但言八德,而大本則詳敘寶池德水,復有三種殊勝妙用:1水能隨意,大本云:『八功德水,湛然盈滿,清淨香潔,諸上善人,入七寶池,澡雪身體,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至腰、至腋、至頸及灌其身,悉如其意,欲令還復,水即還復,調和冷煖,無不順適,開神悅體,蕩滌心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當知水本無知能順人意,豈凡情所能測哉!2水能說法,大本云:『微瀾迴流,轉相灌注,不遲不疾,安詳徐逝,波揚無量,自然妙聲,稱念佛聲,或念法聲,或念僧聲,寂靜聲,無我聲,波羅密聲,乃至眾妙聲,稱其所欲,無不聞者發清淨心成熟諸根,永不退於無上菩提。』當知水本無情,而能說法,豈心想所能及哉!3浴畢進道,大本又云:『既皆浴已,或坐於蓮花之上,有在地講經者,誦經者,自說經者,授經者,聽經者,念經者,思道者,坐禪一心者,經行念佛者,有在虛空講經者,乃至坐禪經行者,各隨其質而有所得,未得四果者因得四果,未得不退轉地菩薩而得不退。』當知水本無心,能令進道又豈思量所能及哉!」


池底純以金沙布地:異此方沙石汙泥也。謂純用金沙舖布池底,此亦是略說,如大本云:「純一寶池底沙亦以一寶,黃金池者白銀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寶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寶亦復如是。」又觀經云:「黃金為渠,其下皆雜色金剛而為底沙。」


【顯理】七寶表七聖財(一信、二戒、三聞、四捨、五慧、六慚、七愧、前五如寶,後二如人,善守財故,眾生不護此故名極貧窮,聖人護此故名聖財。)。八功德水表八正理水。池底純以金沙表真如徹底不變。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消文】寶池四邊所有的階砌和道路,亦都是用金、銀、琉璃、玻璃、四寶互相莊嚴而構成的,寶池上還有許多高樓傑閣,亦用金銀等七寶所莊嚴而雕飾的。


【釋義】此段是解釋樓閣莊嚴文。四邊階道:東西南北曰四,池邊曰邊,砌級曰階,坦平曰道(路也)。池岸有階可通上下(由之入池升岸),岸上有道可通來往(供散步遊行),或階或道,悉是四寶合成,或相間,或純一配置不等。


上有樓閣:上字有三種解釋:1寶池之上,2四岸之上,3虛空之上。重屋曰樓,岑樓曰閣。亦以:來者亦是,以者用也,言非獨階道眾寶所成,即此樓閣亦是用金銀等七寶所莊嚴而成,各色各樣俱全,專為往生之諸上善人所居之設,或供遊玩,或休憩,以及聚會說法之所也。求生得到者先在寶池蓮胞中靜修,待蓮華一開便可登上四岸住樓閣,加入法會,見佛聞法矣。


茲不厭煩,再引經參照,大本云:「阿彌陀佛,講堂精舍,宮殿樓閣,皆以七寶,勝此界六欲天上,天帝所居百千萬倍,乃至宮宇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寶二寶乃至無量寶(其中樓閣有隨意高下,大小浮於虛空,有不能隨意,止在地上,是以求道時心有勤惰而功有優劣故)。」又觀經云:「黃金地上,一一寶中,五百色光,其光如華,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所成。」又云:「樓閣兩邊,各有華蓋,無量樂器,八種清風(四維四方之風),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本經但舉七寶,不詳說其餘者,亦是省略文也。


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金銀二種,此方常見,似不必釋。琉璃是梵語,具云:「吠琉璃」,翻為青色寶,其色青故。又云:「不遠山」因出寶之山近波羅奈城故名不遠山。古作流璃,後人見是玉類,故改為琉璃。玻璃,亦是梵語,具云:「窣坡致迦」譯為水玉,其狀似此方水晶,有赤、白、青三色,古作坡離,人見似玉,故改為玻璃。


硨磲:具云「牟婆洛揭拉婆」,譯為「青白色寶」,以色命名,故又云「大貝」,產自海中大介蟲,其形似車輞(周車輪之外者曰輞)。赤珠:赤蟲所出,其色赤故名。瑪瑙:梵語摩婆羅伽隸,譯為馬腦寶,其色如馬之腦故名。後人見是玉類改作瑪瑙,有山瑪瑙、水瑪瑙之別。問:七寶中以金為首者何也。答:具有四義故:1體則堅固,2性則柔軟,3色具光明,4價則貴重。如上七寶雖是取名同於此方,實則一一超勝此方之七寶百千萬倍。問:「堯帝處茅茨,禹王卑宮室,顏回居陋巷,古聖先賢,祇貴其德,不重裝飾,今西方佛聖,何獨不然,乃貪華麗而尚外觀乎?」答:噫!此乃不明彌陀大慈悲心,故致有此疑!當知佛為利生憫物,大開方便,俯從機宜,以大願行,無量功德,莊嚴極樂淨土,欲令諸眾生,知苦求樂,厭穢欣淨,而發心修行念佛,終使之畢竟成佛,至此則自性本具,恒沙功德,俱足常樂我淨四德,則七寶所莊嚴者,亦不足為勝妙矣!正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此乃一種方便引度的妙法,雲棲大師云:「喻如正饑寒之國,忽聞飽煖之鄉,久處幽暗之途,乍睹光明之境,寧不身心踴躍,速捨故而取新乎!若得往生,終成解脫,方便接引,當如是耳。」


【顯理】「四邊階道」表四教念佛法門(四教有高下如階法門是能通義如道),樓閣表真智安住無生之理。)


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消文】又七寶池中,有無數蓮花,大似車輪,青色蓮花,則放青色光明……白色蓮花則放白色光明,極其幽微勝妙,又最清香,淨潔的。


【釋義】此段是舉出蓮花殊勝之文。上文寶池是明生處,今蓮花乃明托胎蓮花;是離垢清淨義,乃極樂七寶池中所生者,為念佛眾生之托質受生處。非但池是七寶所莊嚴,即此蓮花亦然,根產金沙,花浮德水,光色華耀,微妙香潔,異於此土生在濁水污泥也。大如車輪:是形容蓮花之形狀(非指此方常人所御之普通車輪),謂寶池內的蓮花,其大如轉輪聖王所乘的金輪(輪王之金輪,大一由旬,轉輪聖王即金輪王。輪王有四:一、金輪王統四大部洲,即王位時有金輪寶自然現前,乘之一日之內可以周遊四大部洲,金輪王出世,海水低落,海邊現有輪王道路能通四洲。二、銀輪王統領東西南三洲。三、銅輪王統領東南二洲。四、鐵輪王統領南瞻部洲。),此舉其最少者,若據觀經等所明,其數不一,非止一由旬也。大本云:「池中蓮花,或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觀經云:「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觀斯則知同居淨土身相不等,故其大小不可局定,由念佛人,因中勤惰以分勝劣,隨其感現大小則不同。


又車輪者不但狀如蓮花形,亦且表花之德,車輪有運轉義,正顯寶池蓮花,能「運」載十方念佛眾生出苦海,到極樂「轉」凡成聖也(七寶蓮花能從空飛至十方迎接念佛眾生往生彼國)。


青色青光等四句,是明蓮花的殊勝,不唯舉色,而亦說光光是從色而發,如珠瑩潔,則能發光,西方蓮花七寶所成,極其瑩潔,故能有光。青華名優缽羅,黃華名拘勿頭,赤華名缽頭摩,白華名分陀利,由往生眾生,身有光明故,蓮胞亦有光然。極樂蓮花或純,或雜,光色無量,今但舉四色四光,亦是省略文法。如大本云:「青色青光,乃至玄黃朱紫之色,其光亦然,煒燁煥爛,明耀日月,一一花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據此則知其具無量色,而色色無盡光光相照,所謂一色含眾色,一光攝多光,豈凡情思量,所能及哉!此寶池蓮花者,一為淨土中之莊嚴,一為念佛人之托生,以極樂眾生無有淫欲,故不受父母胞胎,皆為蓮花化生,十方眾生聞說淨土念佛法門,信願念佛者七寶池中即時生一蓮蕊,同時標名於上,由念力而生長,隨功行分勝劣,若精進念佛者則蓮日大,一日光色倍鮮榮茂非常,若懈怠放逸,或中途退心者則蓮花日漸彫謝失色乃至完全枯萎,所謂勤惰纔分榮枯頓異,倘一生精持不退,臨終一心不亂,便得往生托質蓮花清淨受生,謂之蓮胞化生,花開見佛,即悟無生,故偈云:「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即此意也。大本云:「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等,往生阿彌陀佛剎者,皆於七寶池蓮花化生,自然長大,亦無乳養之者,皆食自然之食,其容貌形色端正淨好,固非世人可比,亦非諸天可比,皆受自然清虛之體,無極之壽。」此是約下八品往生者而論,若是上上品往生者,則乘金剛寶臺,到時即見如來法身,不必經過蓮花即悟無生,此亦隨其修功深淺,而感有優劣不同,以蓮花受生故極樂又稱蓮邦,淨土號為蓮宗,同蓮名曰蓮友,良有以也。


問:「十方無央數世界,若念佛求生者多,則極樂世界七寶池內之花,豈不為之擁擠難堪乎?」答:當知!彌陀不思議功德所成之極樂,豈同凡間生滅事相有質礙者可比,喻如百川匯歸大海,而不見其溢,萬眾含照於鏡,而無所礙,極樂寶池如海,如鏡,求往眾生若百川,若萬象,如是,則何患寶池之溢,有礙十方往生之多呢!」智者自當體會!


微妙香潔:此略歎蓮花四德。彼土蓮花光色,既勝其他,香氣等亦應有異,非此土蓮花可比也。七寶所成,此方絕無曰「微」,其色無量又能放光曰「妙」,異芳遠聞,四時不變曰「香」,出自德水至淨無濁曰「潔」;又色光含攝,形量無定曰「微」,往生托質,華多無礙曰「妙」,妙馥紛紜,清馨飄蕩曰「香」,無夭艷態,其體清淨曰「潔」,蓮胞既光色明耀,微妙香潔,則生身相好莊嚴,不言可知矣!


以上明欄樹、羅網、樓閣、寶池、德水、蓮花等,是描寫極樂世界如一美麗莊嚴燦爛可觀的大公園,願大家試往一遊為幸!


又復當知此諸妙境乃彌陀無量功德所莊嚴者,祈千萬勿作美術家圖畫觀之!否則大負佛恩矣!


【顯理】蓮花放光:「蓮花」表自性清淨,「放光」表性體寂而常照。蓮花四色者,1青色:東屬木是春,其色青春為一年之首,表心為萬物之本,即法身德;春能萌芽一切草木,表智慧能照一切真理,即般若德;春氣溫和,最適人意取安樂義,即解脫德(解脫即安樂也)。2黃色:中央屬土其色黃,是主位,其黃土取主中義,「中」表中道,「主」表心為萬法之本,即法身德;地(土)能生育萬物,表真智能照一切理,即般若德;地為吾人所安住,表自性安住涅槃,即解脫德。3赤色:南屬火是夏其色赤,夏為萬物繁茂之時,表自性具無量勝功德,即法身德;火有光明,表自性具一切智慧光明,即般若德;火能燒壞諸物,表智能斷惑,即解脫德(壞一切煩惱即成解脫故)。4白色:西方屬金是秋,其色白,金之本體堅固,表自性常住不變,即法身德;其色光明,表自性具一切智,即般若德;其性柔軟,表自性安樂自在,即解脫德(柔軟取安樂義,安樂即解脫)。又白色表法身清淨,秋氣蕭蕭表自性寂滅,秋氣涼爽表自性晏安。又蓮花表法身離垢清淨(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大如車輪」表報身圓滿莊嚴。諸光表自性具無量光明。「微妙香潔」表常樂我淨四德。


庚初正陳竟 


庚二結成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說:極樂世界,有如是上面所說種種莊嚴的妙境,當知皆是彌陀無量功德所成就的。


【釋義】此段是結成之文。成就:行滿,願遂之謂。彌陀今既成佛,其願行已圓滿,成就無虛矣。如是:指上寶池、德水、樓閣、蓮花、諸莊嚴事。功德:乃彌陀不思議大願行,所修成謂之功德。若營修世福是有漏功德為劣,莊嚴自性是無漏功德為勝,今彌陀以不思議行願所成的功德,乃是無漏勝功德也。莊嚴:莊是莊麗,嚴是嚴飾,西方諸妙境為所莊嚴,所成就,彌陀大願行為能莊嚴,能成就,固知極樂世界,一一莊嚴超勝十方淨土者,皆彌陀因中發大願,及歷劫所修大行,無量稱性功德之所成就也(稱合真如自性本具功德故曰稱性功德)。


當知!阿彌陀佛因中為法藏比丘時,對世自在王佛前,發四十八願,莊嚴極樂,廣度眾生,第三十三願云:「願我作佛時,自地以上至於虛空,皆有宮殿、樓閣、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悉以無量眾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即國土嚴飾願也)。」是謂發大願。大本云:「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攝取二十一億佛剎清淨之行,如彼修持。」又云:「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阿僧祇劫,修菩薩行,護身口意,修行六度,了空無相空無作,以行教化,致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是謂所修大行也。又大本云:「如是積功累德,無量千萬億劫,功德圓備,方得成就斯願而入佛位。」


【顯理】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表自性具足一切功德。


己初釋池閣行樹一科文竟。 


                   ┌庚初─正示妙境

己二華樂金地分三┼庚二─持花供佛

                   └庚三─結成莊嚴


今初正示妙境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消文】世尊又呼當機舍利弗說:極樂國土中,時常奏作微妙的諸天音樂,尤其是以黃金為地。晝夜無間斷的有諸天女常來散彩曼陀羅等的眾妙天花。


【釋義】此段是明往生極樂者,眼耳等六根,常受勝妙五塵供養。


天樂:是聲塵(耳根受),「金地」是色塵(眼根所受),「天華」是色香二塵(眼鼻二根所受),散花經行是觸塵(身根所受),「飯食」是味塵(舌根所受),水鳥風樹演法也是聲塵。上則天樂鳴空,下而黃金嚴地,乃至天花繽紛,上下煥爛,不但耳聞妙樂,亦且眼見天花,足踏金地,誠不虛極樂之稱也。現在先來解釋聲塵妙境:


常作天樂:天樂有二種,1是天人之樂,謂三界諸天,時常獻樂供養極樂教主,及諸聖眾,大本云:「欲色諸天百千香花音樂,轉相倍勝以供養佛,及諸菩薩等。」又觀經云:「無量諸天作天伎樂。」2是天然之樂,謂無須人工不鼓自鳴,大本云:「亦有自然萬種伎樂,無非法音清暢嘹喨微妙,明雅一切音聲所不能及。」又觀經云:「樂器懸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曾無間歇。」比之人間俗樂,誠霄壤懸殊!以世樂須賴人工奏作,尤其是或作或輟,至於音韻聲調,又復天淵迥異。


常作:恒然不變曰常,奏操曰作(指奏樂言)。常作亦有二意:1時常(不時常有),2永常(永遠常有)。1時常:謂諸天常來獻樂供養故,2永常:天然之樂長時奏作,晝夜六時無有間斷,故曰:「常作天樂。」


黃金為地:此明色塵妙境。本經省而但說黃金,以黃金為七寶之首,舉其首則攝其餘,故其實或純一寶(純黃金純白銀純琉璃等為地者),或七寶互相間雜(一隅黃金一隅白銀一隅真珠或七寶相雜為地),均不一定。如大本云:「彼彌陀佛剎有自然七寶,其體性溫柔相間為地,或純一寶,光色晃耀,超越十方。」又觀經云:「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色間錯界以七寶。」由斯本經的省略可知!以上天樂金地是明聲色二妙境;地上常雨寶花是明色香二塵妙境也。


晝夜六時:晝是日間,夜即晚上,六時者謂晝夜各有初中後三時合之為六,故曰晝夜六時。亦可作晝夜各有六時解釋,今按十二時辰則卯、辰、巳、午、未、申,為晝六時,酉、戌、亥、子、丑、寅,為夜六時,卯辰為初晝,巳午二時為中晝,未申二時為後晝,酉戌二時為初夜,亥子二時為中夜,丑寅二時為後夜,此則晝夜各有六時,故曰晝夜六時,或謂以華開為晝,華合為夜,亦無不可也。


問:「極樂世界,身土各有光明,無須日月,何云晝夜。」答:「這不過是隨順此方假設而說。」


雨天曼陀羅華:雨字讀去聲作落字解,天是指諸天,曼陀羅乃天華之名,譯為適意,妙好,天花色香殊勝,最適悅人意故名。又翻白華,以潔白無比故。在四花中略舉其一具足應如法華所云:「天雨四花」,方與下句盛眾妙花的眾字相應。


四華者:1曼陀羅(白華);2摩訶曼陀羅(大白華);3曼殊沙花(小赤華);4摩訶曼殊沙華(大赤花),此為天花中的最殊勝,諸天常散此等妙花供佛及菩薩等,於二六時中常常有之,故曰晝夜六時,雨曼陀羅花,天人散花以表讚嘆供養的恭敬意。大本云:「一切諸天皆賚天上百千華香,來供養佛及諸菩薩等眾。」


庚初正示妙境竟 


庚二持花供佛(以上諸妙境即彌陀四八宏願中第二十二願之國土嚴飾願所成也。)


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消文】極樂世界的海眾,每天早晨,各人必用著衣祴去盛拾諸天所散下的許多勝妙天花,去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土的諸佛,於吃早飯之時,即能還到本國,隨眾齋食,食畢各自散步經行。


【釋義】其土眾生:即念佛往生到極樂的眾生。唯佛一人獨稱大覺,菩薩以下皆名眾生。常以清旦:以是於也,作在字解,謂時常在於清旦之時。清旦即早晨也,東方將曉而有清明之氣故云清旦。又旦是日之一,一為數之首,即日之始出。旦晨有清爽之氣,非同日午炎熱蒸人。常以:是日日如是不生疲厭,清旦持花供佛,表示至敬也。


各以衣祴盛眾妙華:各是各人,以者用也。衣祴有二解:1是西土盛花器(如此方進香袋);2作衣襟解,若細論之,當作衣襟為正,祴即是襟。在天花落時,何待尋器,即以衣襟而盛之,就襟拾花散已放襟,而是何等天然,何等便利,此亦淨土一種的適意事也。盛字讀平聲,貯也。非一種二種—「眾」,正顯非曼陀羅一種而已。香色殊勝曰妙,華即天花,不須人工栽蒔,或灌溉,自然結蕊開花,其色燦爛,其香幽潔,若散彩時,極目明麗,撲鼻芳馨,人間一切名花無可與比擬,故天花稱謂妙華,異乎凡卉。又復不止盛拾天花而已,或亦盛諸寶樹花,以彼土常亦雨諸寶樹花故,其香色殊勝亦堪供佛也。大本云:「四方自然風起,出五百音聲,吹諸寶樹,華華生異香,隨風四散。」觀斯可知,極樂世界裡面的一切成就。


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供—奉也,養—敬也,即奉敬的意思。有三種:1財供養:供備香花飲食等奉敬三寶;2敬供養:具虔誠心讚嘆禮拜三寶;3行供養:亦名法供養,具堅實心如法受持精進修行。又有五種十種等避煩不述。今持花供佛,雖屬財物之供,理則三供俱足。以其含有歌歡佛德,聽法受持故。他方者:極樂為本國,其餘佛土為他方。十萬億:十者,萬者,億者,為數之極,表示極多,非只指十萬億也。佛是指十萬億佛土中的諸佛。極樂眾生盛眾妙花,非供自己玩賞,是欲廣修供養培植福德,於是先供彌陀,後供他佛,自邇而遠,次第供養,廣及十萬億諸佛國土。然供養多少乃隨各人願力,亦不一定只是指十萬億。


即以食時還到本國:明其速也。謂即在早齋受食時便可還到本國,清旦盛花出發,食時即還,為時最少,而能遠歷佛土遍供諸佛,若非神足妙力,安能如是之快?現代科學發明太陽光在一秒鐘,能跑過幾十萬里,若較之彼土菩薩的神足通,則猶萬分不及一矣!此等神力固是眾生淨業所感,亦由彌陀不思議願力所成就。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皆得神足……乃至六通自在。」(此即第九往生皆得神足智通願),神足通乃六通之一,亦名身如意通,此通有三種妙用:1能運神力,身能飛行自在,輕捷遠到;2轉變神力,大少一多,互相轉變;3聖如意神力,應變莫測,化現無方。飯食:謂持花供佛歸來,恰值早齋之時,便隨眾飯食,極樂眾生承佛威力,飯時以金銀等,眾寶缽為食器,百味飯食隨意現前,不必營設,吃訖自去不用收拾,不勞洗滌。大本云:「諸往生者,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有欲金缽者,有欲銀缽者,乃至有欲白玉紫金缽等,皆隨其意化現在前,百味飲食,充滿其中,酸辛鹹淡,各如所欲,不餘不缺,不以美故過量而食,食已自然消散,而無遺滓,乃至食畢化去,食時復現,身心安隱,微妙快樂。」此無他,乃彌陀願行所成,眾生淨業所感。大本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所欲衣服飲食,隨念即至。」所謂:「思食食來,不假安排,思衣衣來,不裁縫。乃至一切莫不稱心如意。」此約凡聖同居淨土的帶業往生者說,因其初生習氣未忘,故有此種的設備,若上三土(方便,實報,常寂光),則無此相。


經行:即遶行也,謂循環往復(能調身無滯,調心無逸)。極樂眾生既齋罷,己各自隨處遊行,或散步於金地之上,或繞遊於寶池之畔,欲念佛者念佛,參禪者參禪,隨意娛樂任運進道,若世人者食已,非奔勞塵務則耽樂睡眠,彼國則飯罷經行進道,其解脫的風度,逍遙的情態,誠令人羡慕不已!以極樂眾生六根對境,一一無非樂受,又不能妨道,還可藉此增長善根(如下文聞者發心念佛等),不同娑婆觸目苦境,常令增長惡念,何如是相差太遠,乃業報不同淨濁分明,事雖如是!理則沙界互徹淨土由心,吾人若能淨心念佛,一念回光返照,當爾便是。所謂:「頭頭是道,處處弗離。」蓮池大師云:「拈匙放箸,口口不離,舉足動身,步步踏著,何得埋頭喫飯,空過一生,玩水觀山,徒勞萬里。」


當知!心淨則娑婆極樂互融,妄起則東土西方隔絕,學子可不慎哉!


庚二持花供佛竟 


庚三結成莊嚴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消文】佛呼當機舍利弗說:「極樂國土,能成就如是天樂、天華等,種種妙樂,當知皆是阿彌陀佛無量功德所莊嚴、所成就。」


【釋義】此段是結嘆文。「如是」二字即指天花天樂等。此諸種種勝妙事,一一無非彌陀願行所成就者。願成就者—大本願云:「我作佛時自地以上,皆無量雜寶而共合成。」(結成黃金為地即第三十二願國土嚴飾類)又願云:「我剎中人,欲食之時,百缽之中,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已自去。」(結成飲食一句即第三十八願衣食隨念願)又云:「我作佛時,剎中菩薩,以華香等,種種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養諸佛者,一食之頃,即可遍至。」(結成盛花供佛及食時還到句即第二十三供養諸佛願及第九皆得神足智通願)行成就者—大本云:「或為比丘,或為天王,乃至或為大臣,恒往佛所,承事供養。」(此結成一食之頃遍供多所)又云:「常以衣服、飲食、幢幡寶蓋,一切音樂,供養於佛。」(此結成天樂常作衣食自然句)餘避煩不錄。


當知!彌陀因中所發宏願,歷劫修行不退,今已成佛,一一成就如願。故云:「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顯理】天樂,表定慧和融。黃金為地,表自性萬劫常真。天雨妙華,表性天開朗(自性迷時,如花含蕊未開,自性悟時如花盛開),盛華供佛,表莊嚴自性,他方,表隨緣妙用。十萬億佛土,表自性周遍。食時還到,表自性非來非去,即來即去。本國,表自性常住(是當人故鄉)。飯食,表常養慧命。經行,表性天活潑。


己二總釋華樂金地竟。 


                  ┌庚初─先出鳥名

                   ├庚二─正示法音

己三化禽演法分五┼庚三─聞法獲益

                    ├庚四─釋道無惡

                    └庚五─佛力所成


今初先出鳥名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


【消文】其次佛再呼舍利弗而告說:「彼阿彌陀佛國中,恒常而有種種奇巧殊妙雜色的鳥,其名: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的眾鳥。」


【釋義】上是諸天獻瑞,此說化禽演法,重明聲塵妙境也。復者再也。次是其次,對先而言次,謂先已示明種種妙境,其次再有化禽風樹演法的微妙,故曰復次。常有:謂二六時中,恒常所有,非時有時無。種種奇妙:其類非一,眾而且多—種種。形殊眾鳥曰奇,音能說法曰妙。其色非一故曰雜色(五彩),是說西方化禽無色不備,無形不有,形形色色多而且美。白鶴(嘴及頸腳皆長,翼大飛舞至捷鳴聲高朗),此方的鶴,有玄、黃、蒼、白四種,以丹頂純白為最勝。孔雀:形如雉,體長三尺餘,翼短小,雄者特壯麗,尾有長羽,能展開張扇狀,金色有翠綠斑紋作眼珠形,產於印度、暹羅等諸熱帶等地。鸚鵡:亦有紅、綠、黃、白、灰、紫等色,以紅嘴、紅羽為貴,嘴大而短,上嘴鉤曲覆下嘴,舌肥厚,足二趾向前,二趾向後,能學人語,古詩云:「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舍利:譯為鶖鷺,乃一種好眼鳥。或云春鶯。迦陵頻伽:譯為妙音,在殼中即能鳴,其聲微妙超諸眾鳥,如正法念處經云:「此鳥出妙音聲,若天若人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音聲。」故名妙音。共命鳥:勝天王經稱為「生生」,法華經則云「命命」,雜寶藏經名為共命,謂二命共一身故。梵語:耆婆耆婆,譯為共命。乃一身兩頭的奇鳥,雖心識各別而同一報命,故名共命。往昔釋迦佛與調達曾為共命鳥,一日出遊,為調達者睡,為釋迦者醒,醒者因拾香果食之,香氣芬然,睡者覺而惡說:「何欺我而私食呢?當噉毒果以報之。遂食毒果兩命一同嗚呼哀哉!」西方化鳥無量,今但舉此六種亦是文的省略。前白鶴等四種我國悉皆有之,唯迦陵、共命二種獨出西竺(雪山等處多產此鳥),白鶴孔雀鸚鵡等皆為此土所珍貴故獨舉之。在此土已被稱為珍異之禽,況出於極樂的,其奇妙轉更自不待言。正如行樹等此土雖有,彼土則七寶所成,例此可知。又此方唯鸚鵡一鳥解作人語,然而但能依人學語,不懂意義。鸚鵡且然,況其他諸鳥可知。


【顯理】晝夜常出雅音,表念佛眾生當常執持名號。六種化鳥,表六字洪名。白鶴,表法身清淨無諸垢染。孔雀,表報身相好莊嚴,餘四表應身種種化現。


庚初先出鳥名竟 


庚二正示法音


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消文】上文所舉出的眾鳥,於晝夜六時中,恒常口出柔和清雅的音聲,其音聲的流暢更能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的種種諸法。


【釋義】彼國化禽非唯色麗音雅,且能暢演妙法,豈同凡鳥唯能漫鳴而已!


是諸:指白鶴等眾鳥。晝夜出音:是明化禽說法無有間斷。和雅:和則異於暴厲,如不同鴟鴉之鳴—其音暴厲。雅則異於麤劣,不同如鶯鸝之聲—其音麤劣。和音則能令聽者燥心自釋,亂想自平。雅音則能令聽者,心生暢悅,意得清曠。其音演暢:其音是指眾鳥所出和雅的音,能「演」說微妙法,「暢」悅行者的心,故曰演暢。又:分明詳細解說—演。所說通達無滯—暢。和雅是音聲悅人,演暢是說法無滯。雖音雅悅人不至惑耳牽心這是異俗音。說法無滯,則能令聞者生慧思修,增長道心。往生眾生皆得不退者有此增上緣故。所演的法即七科道品中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五根等乃修行入道的要法。必須先說明總意,然後再約念佛法門釋之。


五根:根有生長護持二義:1謂如樹有根能生花果。若依此五法而修能成道果故。2如樹有根能護持所生枝葉不致焦枯,乃至不被狂風暴雨所摧折。若修此五法,能護持道念令不退失,並且不被一切逆境所搖動或轉變,故以根名。五根:


一、信根—謂深「信」諸道法,能成一切聖道,於諦理深忍信樂是名信根。念佛行人須深信極樂依正莊嚴皆為彌陀不思議願行所成就,真實不虛。發心念佛,決定往生。


二、進根—依所信諦理起修,於行諸道法時,能勤求精「進」是名進根。念佛行人,既深信念佛一法為諸行中第一,當勤求精進一句彌陀晝夜不忘。


三、念根—於所修道法,當愛樂希求,「念念」不忘,乃至不生他念,名為念根。念佛行人既希求往生,當心心彌陀,念念極樂,永不生異念。


四、定根—攝心在所修道法中相應不散「定」,名為定根。念佛行人,既專念往生,當萬緣放下攝心不亂,一句彌陀念念相應,不為妄想雜慮所擾。


五、慧根—謂慧照現前,正觀分明不令邪妄相混,名為慧根。念佛行人,既攝心不亂,復須內心常照不從境惑,則隨緣作事,終不妨礙所修。信等五法堅固如木得根故謂五根。又此五法次第調治,能令善根增長所以稱為五根。


釋五根竟 


五力:與前五根名同,唯增長得力,具大力用,能排除一切業障,不為他法所伏,而能摧折他法故以力名。又有堅固義,謂五根得力不為一切諸境所搖動故。


一、信力—信根增長得力,不為諸疑所動,能破諸迷惑煩惱,堅固正信名為信力。念佛行人於念佛一法能深信徹底決志求生,無論何法不為轉變或搖動,信心堅固專志念佛,始終不退,絕無異念。


二、進力—進根增長得力,能破身心一切懈怠放逸,勤修正道,成辦出世大事名為進力。念佛行人精進得力,一心念佛勇猛不退,晝夜六時不忘一句彌陀,能破除懈怠等不善法。


三、念力—念根增長得力,能破諸邪想,成就出世一切正念功德,名為念力。念佛行人,念力堅固則念念純正,不生一切妄想邪念。能念念不忘六字洪名,一心一意專求西方。


四、定力—定根增長得力,能破一切亂想,發諸禪定,名為定力。念佛行人定力堅固,心不散亂,單提正念,不為一切妄想雜慮所擾,常得寂靜的妙樂。


五、慧力—慧根增長得力,照了一切諸法,能破除邪外等見,斷滅偏小諸執,發真無漏智,名為慧力。念佛行人慧力堅固,能分明了知念佛一法,最為要妙,又能真實了知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即心即佛,是佛是心的奧旨,觀慧照了不為邪解魔說所惑。信等五法修持得力,境不能擾,心不被轉,如根得力,故以五力名。


釋五力竟 


七菩提分:菩提譯為覺。故亦名七覺支(支,即分也,謂行人於修道時分隨宜而用),一、擇法覺支,二、精進覺支,三、喜覺支,四、除覺支,五、捨覺支,六、定覺支,七、念覺支。由前根力既固,依慧力出真無漏智(離煩惱無染的清淨智,斷惑證理,即此智的妙用,是三乘的聖智),善能覺了復能定慧合宜而用。


一、擇法覺支:擇即選擇,行人觀諸法時,及修正助道品時,慧照分明,善能審察揀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為擇法覺支。今於無量法門中,揀擇念佛一法最為適當。


二、精進覺支:不雜名精,無退曰進,行人修諸道法時,慧照分明善能覺了,不妄修諸無益苦行,能向真正道法中精進,不倦不怠名為精進覺支。今依一句彌陀洪名精進修行,以度脫生死,頓超極樂,誠乃第一要妙的大行。


三、喜覺支:喜即歡喜。行人若心有所得法而生歡喜時,慧照分明善能覺了,不隨倒法生喜(計斷,計常,著空,著有,皆為顛倒),住真正法喜名為喜覺支。今聞此殊勝念佛法門。生大歡喜依教奉行。


四、除覺支:除即斷除。行人若斷除諸見煩惱時(諸見即五利使,煩惱即五鈍使),慧照現前善能覺了,斷除虛偽之法,增長真善根,名除覺支。今以一句彌陀除諸妄想煩惱,不起散亂一心念佛。


五、捨覺支:捨即捨離,行人若捨所見念著不善境時,慧照分明善能覺了,所捨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為捨覺支。今以一心念佛,萬緣放下專志求生極樂,永捨娑婆穢土。


六、定覺支:定即神定,行人若發諸善定時,慧照現前善能覺了,諸禪真偽,不妄生愛著名為定覺支。念佛功深,得到一心不亂三昧現前,然亦不生喜愛執著妄心。


七、念覺支:念即思念,行人修諸道法時慧照分明善能覺了,常須定慧均等,若心昏沉時,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支以策進起不使昏沉,若心浮動時,當念用除(除身口之過非,捨其散亂妄想,入正禪定),捨,定三覺支以攝伏,不使浮動,調治順適名為念覺支。念佛行人當常覺照務使定慧均平,不起昏散二障,不住有無二邊,雖終日念佛,乃念而無念,不念而念,是謂真正得到念佛的功夫。


釋七覺支竟 


八聖道分:謂此八法乃能成聖果所行的妙道故名聖道。又名八正道分(分讀去聲,類也),以不依偏邪名正。能通至涅槃為道,乃超凡入聖當行的大道故曰正道。由前定慧既調,則舉心動念無非正道,依此正道安穩而行,能速捷到至佛地也。


一、正見:得無漏真覺慧,見理分明無有錯誤,住清淨正見,能遠離一切諸邪見,凡所見悉合正理,如儒家所謂「非禮勿視」,名為正見。念佛行人見此持名一法,確能了生死成佛道,是徑中的捷徑。


二、正語:以無漏智攝諸口業,常語真正善語,遠離一切邪言(妄言、綺語、惡口、兩舌亦括在內),住清淨正語,凡所言說悉合正理,所謂「非禮勿言」,名為正語。念佛行人口業清淨,在二六時中少說閒話專持佛號。


三、正思維:以無漏智攝諸意業,常思維善法正道,遠離一切亂想邪思,住清淨正思維,凡所思者悉合正理,所謂「非禮勿思」,名為正思維,念佛行人當清淨意業繫緣淨土,專志西方。


四、正業:以無漏智攝諸身業。為法為道,遠離一切惡業邪行(殺盜婬等),住清淨正業,凡所作為均合正理,所謂「非禮勿作」,名為正業。念佛行人身業清淨,正修念佛外,不作諸惡,勤行一切善事。


五、正命:以無漏智攝諸正命清淨自活,遠離一切邪命(經明五種邪命:一、為利養故現奇特相,二、為利養故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敬畏,五、說得供養功德以動人心,以此五者活命名為邪命),住清淨正命,古德云:「寧以守正道而死,不以非道得活。」所謂重道輕生也。念佛行人能堪淡薄,不行非道以求利養。


六、正精進:以無漏智攝諸懈怠,勤求真正道果,遠離一切邪行,住清淨正精進,凡所進修均合正道,不妄修諸無益苦行,所謂「非法勿行」,名為正精進。念佛行人二六時中一心念佛,勤求往生。


七、正念:以無漏智攝諸妄想,念諸真正善法,遠離一切邪念,住清淨正念,凡所念者均合正道,所謂「非法勿念」,名為正念。念佛行人專憶彌陀,慎除妄念。


八、正定:以無漏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遠離一切邪定(如外道無心定等),所謂「非真勿著」,安住寂靜名為正定。念佛行人專志西方,繫緣彌陀,不被境遷,勤修念佛三昧。


釋八聖道竟 


以上所講乃七科道品中之四科,經文雖未全舉乃提要以賅餘者。若欲具足則再加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則成七科,謂之三十七道品(品者類也),因為這是修行入道之品類,所以稱為道品。今略略明之:


何謂四念處?念是能觀之心屬智,處是所觀之境屬法,以智觀境名為念處。其法有四,故稱四念處。1觀身不淨,2觀受是苦,3觀心無常,4觀法無我。觀成則離身、受、心、法,四種顛倒之苦;得常、樂、我、淨,四德之樂。一切眾生於色受想行識五蘊常起四倒;於色常起淨倒;於受常起樂倒;於想行常起我倒:於識常起常倒。佛說欲令眾生除此四倒,故說四念處法。


1觀身不淨:觀此內外色身(己身名內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攬父母赤白二滯之所成,皮肉膿血,淚唾便利,從頭至足畢竟不淨,殊堪厭惡,眾生顛倒妄生執著念念貪戀,不知血肉之身究竟不淨,故說觀身不淨。念佛行人當常念淨土蓮花化身究竟清淨,不同娑婆污穢不淨之身。


2觀受是苦:領納名受,六根對六塵有順受違受,不違不順受。于順情之境則生樂受,於違情之境則生苦受,于不違不順之境,則生不苦不樂受。樂受是壞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眾生顛倒以苦為樂,貪著一切妄作惡業,不知三界火宅,眾苦煎迫,故說觀受是苦。念佛行人當常念西方極樂,凡所受者無非殊勝妙樂之境,非同娑婆,有種種痛惱之苦。


3觀心無常:即指第六意識。謂此識心虛妄不實,起滅無常,眾生迷昧不覺,念念遷流妄生執著,不知剎那生滅,沒有常住性,故說觀心無常。念佛行人常念極樂證悟自性真實常住,非同妄想生滅之心。


4觀法無我:三界依正一切諸法,幻化非真本無實我,眾生顛倒妄計人我是非,處處執著造業受苦,不知四大假合,因緣所生,故說觀法無我。念佛行人,當常念極樂依正莊嚴,妙用真實,非同娑婆諸法虛妄不實也。念佛行人若能修此四念處觀自能放下一切,信願堅固,精進念佛求生極樂。


問:1既生極樂,蓮花化身為什麼還要作不淨觀呢?2極樂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豈須作苦受觀呢?3極樂證悟真心常住不變,何用作無常觀呢?4極樂依正莊嚴稱性妙果,何須作無我觀呢?


答:當知此約凡聖同居土,帶業初生到的眾生而說,令其迴觀娑婆,了知四倒,而生厭惡,一心精進道業,速證上品。若餘三土方便有餘等則不必如此也。


釋四念處竟 


何謂四正勤?合於正理,勤求精進故曰正勤。


1已生惡令滅:謂一切惡念生起時,速當生起慈悲心,急令惡念斷滅。須知若能一心念佛,可消除一切惡念。


2未生惡令不生:謂雖未生惡念,當勤精進謹防保護,令永久不生。念佛行人若能一心念佛,餘念不生,可能一切惡法永久不生起。


3未生善令生:謂善心未生時,當時時起慈悲念,一心精進急令生起。若能一心念佛,一切惡念不能生,即能生一切善法。


4已生善令增長:謂善心雖生,當守護之,時時精進令其增長。若能一心念佛,自能增長一切善法。


問:生到極樂的眾生,還生惡念嗎?


答:當知此約同居帶業往生,習氣未除而言,或以懈怠為惡,精進為善亦可。因帶業往生尚須進道斷惑故。又以得三不退,念念趣向薩婆若海為正勤也。


釋四正勤竟 


何謂四如意足?修此能發神通,所願皆遂故名如意。


1欲如意足:欲者趨樂希慕之意,於所修得益更望前進也。謂凡所修一切諸行,若無樂欲之心,事必不遂!若得樂欲所願皆就,是為欲如意足。念佛行人若具此樂欲希慕之心,必得往生極樂。


2念如意足:念念純正,心不異緣。念者一心專注之謂,凡諸所修若無一心則難成就!倘能一心所願皆得,是為念如意足。念佛行人若能念念彌陀,心心極樂,則決定往生矣。


3進如意足:精進直前,進修無間斷也。精則不雜,進則無退。凡所修一切諸法,若無精進事必不成,若能精進無間雜則所願皆得,是為進如意足。念佛行人若能一句彌陀精進不息,決定往生無疑。


4思如意足(亦名慧如意足):籌量審度謂之思。凡所修習一切諸法若無思惟,則不能成就,或有所得亦不精妙。若能思惟,則所願易成,所得精妙。是為思如意足。念佛行人能細心審察,徹底明瞭,諸法門中念佛第一,知苦樂法欣厭心切,則極樂往生自不虛負,亦能任運深入佛智也。


釋四如意足竟 


以上總釋三十七道品,始自念處,終至聖道,當知聞法先當念持,故四念居首,次即勤修,故四勤次之,以勤故則所修所證均得如意,因此四如意又次之,得如意故根成,根成故增力,乃能七覺明引,八道正行。今以念佛法門重信,而本經亦以信為主,於是先明五根,乃以「等」字攝四念、四正勤、四如意也。又復當知下文云:「彌陀變化所作。」今此妙色雜音亦莫不是全體自心所顯現者。如古德云:「心地含諸種」,則五根等全是自心培植出來的。


此三十七道品實乃賅括無量法門,收盡一切道法之本。如智度論云:「三十七道品無所不攝也。」婆娑智論以喻顯明:念處如種子;正勤如栽植;如意抽長萌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茂葉;七覺如開花;聖道如結果。妙哉!真善喻也。學者當知!欲登聖位非經過如是道品是不可能的。


總釋三十七道品竟 


如是等法:如是二字乃指五根五力,七菩提,八聖道,等是提及其他,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合成七科道品),以及四攝(一、布施,二、愛語、三、利行,四、同事,以此四法攝化眾生),六度乃至無量法門也。


【顯理】五根五力等,表自性本具無量法門。


庚二正示法音竟 


庚三聞法獲益


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消文】念佛往生到極樂國土的眾生,聽聞眾鳥亦能演說根、力、覺、道等等法音之後,每個亦悉能稱念佛、法、僧三寶的功德。


【釋義】其土:即極樂國土也。聞是音已:是音指前眾鳥所說五根等一切法音,已者畢也。謂聽此法音之後,皆能稱念三寶,故曰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佛法僧稱為三寶者,以寶是尊貴義,表示佛法僧三為世出世間最為尊貴者。佛稱兩足尊(福足故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乃至福利眾生;慧足故能明諸法實相,具四無礙辨,能為眾生開示一切妙法),福慧雙足故;法稱離欲尊,能令離一切欲故;僧稱眾中尊,能為師表,為眾生道範堪尊敬故。以世間金銀財寶,能救世人貧窮飢餓之苦,與人富饒飽暖之樂。佛法僧三寶,能救人出生死苦,得涅槃樂(能救苦與樂,故以寶稱之)。然,世之財寶,只能救現世色身之苦與現世色身之樂,佛法僧三寶乃能救拔萬劫輪迴生死之苦,與永久得寂滅涅槃樂。


當知世寶只能救色身一時之苦,以此三寶能使法身永久之樂,較之則霄壤之別矣!


又三寶有多種,現在只約住持、自性明之:


1住持三寶:住是住世,即世間三寶也。持是維持,謂佛的慧命賴此三者維持得能久住於世故。金銅木石,雕鑄塑繪為佛寶;經律論三藏十二部聖典為法寶;嚴淨毗尼(戒律),宏傳聖教的比丘為僧寶。


2自性三寶:以當人自性靈覺不昧為佛寶(佛者覺也);性具恒沙功德為法寶;性相不二,理智冥合為僧寶(僧是和合義,解見前)。當知住持三寶是相,然相本具性,乃性中之相;一體三寶是性,然性不離相,乃相中之性,此性相一如也。


總之!眾鳥所出微妙音聲,能演暢一切道法,較之世間種種音聲,只能使聞者悅耳開心,取娛而已,終不能進益,極樂國土裡的化鳥奇妙,晝夜六時,恒出妙音,具演妙法,不特音聲之美,且令聞者生起稱念三寶,進道獲益,由此足見極樂眾鳥說法有方,能契機性,故能使聞者法喜充滿,發菩提心,此無他,彌陀不思議願力所成就也。


復次:生到極樂的眾生,能念彌陀願力廣大,威德不可思議,即念佛;念水鳥等常宣妙法,聞者解悟,心生歡喜,如飲甘露,得法味樂,即念法;念諸菩薩及諸上善人互相愛護,常聚一處,同心修證,即念僧(此約念他三寶解)。


極樂國土裡的眾鳥,所演妙音,具足稱讚諸佛功德,使聞者即悟本覺清淨常住佛性,即念佛;若演暢三乘妙法,聞者即悟自性本具恒沙法門,即念法;若演三乘證果之法,聞者即悟理智和合,自性不二,即念僧(此約念自三寶解,當知,念他三寶為事念,念自三寶為理念)。


更復:觀自心寂而常照,諸法歷歷分明,名念佛;觀自心照而常寂,了無二法可得,名念法;觀自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即存即亡,即有而空。空中有妙有,名念僧。當知既然能圓念三寶,自可圓發三心,念佛寶則正因理心佛性發;念法寶則了因慧心佛性發;念僧寶則緣因善心佛性發,三心圓發則三惑圓斷,自然圓證三不退也。


要之!極樂化禽,因常演宣揚三寶功德,故能令聞者常念三寶也。


【補釋】復有:法、報、應身三寶,四教三寶,先釋法報應身三寶:


法身:以自性不變,為佛寶;寂而常照,為法寶;以寂照不二為僧寶。


報身:以自性不變,照而常寂為佛寶;以妙用隨緣,寂而常照為法寶;以示現不離寂滅為僧寶。


應身:以降跡皇宮,八相成道,具三十二相的釋迦世尊為佛寶;所說三藏妙典為法寶;三乘四果,從佛轉法輪之常隨眾為僧寶。


四教三寶:斷見思惑盡,證偏真涅槃是為藏教佛寶;斷見思更侵習氣,證真諦涅槃,是為通教佛寶;斷見思塵沙二惑盡,更斷十二品無明,證中道無住涅槃,是為別教佛寶;三惑圓斷,二死永亡,圓證三德究竟涅槃,是為圓教佛寶。


以生滅四諦,生滅十二因緣,事六度之法門為藏教法寶;以無生四諦,不生滅十二因緣,理六度法門為通教法寶;以無量四諦,不思議十二因緣,不思議六度等法門,為別教法寶;以無作四諦,不思議十二因緣,稱性六度等法門,為圓教法寶。


修析空觀,斷見思惑以下,為藏教僧寶;修體空觀,見思斷盡,更侵習氣以下,為通教僧寶;修次第三觀,見思塵沙二惑斷盡,更斷十二品無明以下,為別教僧寶;修一心三觀,斷十二品無明以上,乃至四十一品,為圓教僧寶。


【顯理】三寶表自性本具三德(佛即法身德,法即般若德,僧即解脫德)。


庚三聞法獲益竟 


庚四釋無惡道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而誡之說:「你等切不可妄擬極樂世界裡的眾鳥,乃是罪業感報所生,何以這樣說呢?當知阿彌陀佛的國土,確實無有地獄、餓鬼、畜生的三種惡道。舍利弗!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絕對沒有惡道之名可聞,豈有真實罪報所生之眾鳥呢?」


【釋義】此段是徵釋疑難之文。世尊恐人疑云:彌陀因地為法藏比丘所發四十八大願,第一即無三惡道願,大本云:「設我作佛時,國中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現在願已滿成佛。既云如是,國中現有眾鳥,豈能符合本願乎?又因念佛淨業,以淨心而生淨土,既生淨土則時時得聞妙法,潤沃心地,斷不生貪等惡念,豈得感報惡道而生為鳥呢?世尊恐人有此疑難故親自徵釋之!先誡,次徵,三釋,四結。「舍利弗至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是誡;「所以者何」是徵;「彼佛國土至何況有實」是釋;「是諸眾鳥至變化所作」是結;「汝勿謂」,「勿謂」二字是警誡之辭,誡其切莫妄作是言,說此鳥實是罪報所生。


當知鳥乃畜生之類,世間一切禽畜,悉皆罪業所感,以愚癡暗昧多因,然而極樂眾生,常聞妙法,心地開解,絕不癡昧,亦無罪業,何能感受畜生道,報生為鳥類呢?學者研之!


又文中云:「汝」字雖是指舍利弗、其實則包含在會的一切大眾,只因舍利弗是本經當機,於是舉為代表,當作汝等二字方為完善。


「此鳥」是指白鶴孔雀等,「罪報所生」是依所作罪業,感報受生故,「所以者何」是徵問之意,謂不可以說是此鳥實是罪報所生者何也?「彼佛國土」下是解釋所以然,謂極樂國土,是彌陀不可思議願行功德所莊嚴的,絕對沒有三惡道之理。


三惡道亦名三途,或云:三惡趣,即地獄、餓鬼、畜生,此三者乃造惡所趣之道,故云三惡道。慳貪為餓鬼之因,瞋恚為地獄之因,愚癡為畜生之因,當知無因是不能感果的。


極樂國土皆以七寶造成,莊嚴無比,一切眾生,思食食至,思衣衣來,凡有所求,悉具如意,則貪從何起;國內皆是菩薩及諸上善人,互相愛護,則瞋又從何而起;一切眾生恒聞妙法心常了悟,則何癡之有。既無此三種惡因,豈能感報三途苦果,故曰:無三惡道。


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此乃引彌陀因地所發大願為證,以釋實無惡道之由,其第十六大願云:「設我成佛時,我剎中人皆不聞不善之名(即三惡道名),何況有實,不得是願,終不作佛」(即無諸不善願),彌陀如來是生生世世不違宿願,如果有違宿願,何能成佛(本經云: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是以極樂國土裡,惡道之名絕對不能聞到,既無惡道,那有罪報所生的眾鳥,不必說自然知道的。


庚四釋無惡道竟 


庚五佛力所成


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消文】此等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使一切微妙法音時常宣布流通,故以不思議神力所變化出來的,決不是同於凡世業報之所生。


【釋義】此段明化禽是由佛力變化。照上文所釋惡道之名尚且不聞,何況實有,然白鶴、孔雀等之眾鳥究竟從何而來?豈是無因而固有?故世尊特說其由來,以明化禽是乃佛力變化所作,非真畜生也。


當知!此等眾鳥,皆是彌陀的大慈悲心,以不思議神力化現種種珍禽晝夜演說妙法,要使法音恒常宣揚流布,使其無處不有,無時不聞,意在令極樂眾生,常聞妙法獲益進道(此即彌陀四十八宏願中之第四十六之隨喜聞法願所成)。非同世間畜類,以愚癡為因,罪報所生,更不同諸天之鳥,雖能說法,畢竟未離業報(是說:人在世時,口能說法,不務真修,滅後報生天鳥,以其宿習,猶能說法,此亦是一種業報所成,非同淨土佛力所變化者)。


【顯理】無三惡道表自性清淨本無貪等煩惱。變化所作表自性能起隨緣幻化妙用。


庚五釋佛力所成竟(以上總釋己三化禽演法一科文竟) 


                   ┌庚初—正出妙音

己四風樹什韻分三┼庚二—聞聲進道

                   └庚三—總結二嚴


今初正出妙音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說:「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有一種幽微的美風,若吹動了七寶行樹,及以羅網之時,善能引出種種雅妙的聲音,像極了百千樣的天樂,同在一時而奏作的。」


【釋義】前文是明有情之鳥能演揚妙法,今則明無情之風樹羅網,亦能出微妙音聲,有情無情皆令聞者生發菩提道心,興念三寶得獲法益也。


微風:輕清柔和之風,不徐不疾,非寒非熱,令人可愛,弗同世間之颱風暴風也。颱風則能傾湫倒峽,令人可懼。暴風則能撼屋拔樹,令人可厭。


諸寶行樹:七寶所成,整齊不亂,故曰諸寶行樹,眾寶結成故曰寶羅網,既皆眾寶所成,則微風一吹,互相擊觸,敲金戛玉鏗然成韻,發出種種微妙音聲,其殊勝不可以言說,故以百千種天樂同時奏作而取喻之!其實百千種樂不及之萬一也。如大本云:「世間帝王之樂,百千萬種不如忉利天宮一音之美,忉利天宮百千萬種樂不如夜摩一音之美,乃至他化自在天宮百千種樂不如極樂國中,風吹樹林出妙音聲之美。」觀此可知,誠非一切音聲所能及矣!


微風是風之至美也,妙音是音之最勝也,非但聲音微妙而已,亦如化鳥能演說根力覺道等一切妙法,經文雖無明示,是文之省略,若精細探討亦可說含在微妙音中,聲超一切—微音能說法曰妙,若非演說法音何令聞者法喜入心,自然興念三寶得大利益!大本云:「微風徐動,吹諸寶樹,或作音樂,或法音」此其證也。


【顯理】微風吹寶行樹表三觀智照三諦理(智周法界如風,理含萬法如樹)。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表一念心本具百異千如。


庚初正出妙音竟 


庚二聞聲進道


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消文】聽了此種微妙的音聲,無論何人,天然的能夠發起念佛、念法、念僧之菩提心!


【釋義】聞音自然皆生稱念三寶之心:此正顯音能說法,而常讚揚三寶功德,不然,何能使聞者興念三寶!


聞是音:指微風吹動寶樹羅網,所出之微妙音聲,或所演法音。


自然:此二字是不假勸策,自自然然的能生稱念三寶之心也。


問:極樂水鳥風樹等,晝夜出音,或常演法,時刻不間,豈非過鬧動?對於性好寂靜者何如?


答:極樂非同娑婆,一切妙境皆是彌陀不思議功德所成,一一悉能隨順眾生心願,至於音聲演法,莫不如是!欲聞則聞,欲歇則歇,寂靜隨心自然,如大本云:「其欲聞者輒獨聞之!其不欲聞者輒獨不聞」,知此則不用多慮矣!


又復當知:「萬法唯心」,若能心地無遮障者,則世間所有一切觸目無非勝境,入耳悉成妙諦,何獨西方者乎?偈云:「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觀斯不是分明道破呢!又如香嚴聞擊竹聲而悟道,乃至古人有聽鶯啼而頓悟者,豈非此土有情無情(鶯是有情,竹是無情),亦能說法,當知此凡土尚然,況西方莊嚴佛土之水鳥風樹更不必說了!唯迷者茫然不省,悟者豁爾皆是。若能不以事為事,全事即理,不以境為境,全境即心,事理圓融,心境不二,則頭頭是道,物物自性,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也。如是則春鶯秋燕亦解深談妙諦,翠竹青松何妨咸演真詮,雖然如是,若未能徹悟此理,親證斯境者,幸勿奢談唯心,空攀聖境,墜落頑空,萬劫不聞佛名字,祈願大家老實念佛求生淨土,親近彌陀為最勝事也!


庚三總結二嚴(因上化鳥一文無結句,故此總結)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消文】佛呼舍利弗說:「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能完成如是殊勝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因地修成無量功德願行所成就的。」


【釋義】此段總結前文,化禽演法及風樹什韻,二種莊嚴的文。當知世尊重重結示,無非欲使我人深信極樂一切莊嚴,速發願念佛求生為目的。


如是:指化禽演法,風樹妙音,皆是阿彌陀如來願行功德所成就。法藏第四十六願云:「我作佛時,我國中人,隨其志願,所欲聞者,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化禽風樹,咸演微妙法音,則此願所成就也。


復次:又云:「願後修行,常以和顏愛語饒益眾生。」因是得成風吹樹網,皆成妙音。又云:「於佛法僧信重恭敬。」因是得成眾生聞者悉念三寶,則此行所成就也。


由斯觀之!則知極樂一一莊嚴,無非彌陀願行所成就。願行為能莊嚴,能成就之因,化禽風樹乃至一切妙境是所莊嚴,所成就之果。


須知,法法唯心,自性本具極樂,自性即是彌陀,故云:「心淨國土淨,心明佛現前。」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即此義,於是極樂世界中,樓閣、華樹、化禽、風樹、有情無情,一切妙境,皆是吾人自性中本具之物,不從他得,願大家承當!莫覿面錯過!至速生起精進心,發願念佛,得到一心不亂,豁然開悟,親證自性彌陀,親見唯心淨土,斯時也自不相瞞,如人飲水冷煖自知,不必多言也。


己四釋風樹什韻竟 


                     ┌己初—教主分二─┬庚初—徵釋名號

戊二釋正報莊嚴分三┼己二—化伴        └庚二—成道時劫

                     └己三—總結


今初徵釋名號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消文】世尊再問舍利弗說:「在你的意思如何?彼佛以何緣故,取名阿彌陀?」


【釋義】上文明依報之勝,此段下明正報之妙。此段則徵釋彼國教主名號。先徵次釋。


問:在別序文中,佛告當機說:「其土有佛號阿彌陀。」由斯不是早已知道彼佛名號,世尊何故又要徵釋名號?


答:當知本經所示妙行,重在持名,固知一句彌陀為全經之宗要,乃萬德之洪名,欲使人人深知彌陀不思議之行願功德,使聞者生向慕心,深信奉持,依以度脫生死,頓超極樂,故再特呼當機而徵問,以審其知道還是不知道。


【顯理】於意云何表自性回光返照。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說:「極樂國的教主,他的光明無量,能夠遍照十方國,無論何物,都不能遮障阻礙其光明,因此得名,是故號為阿彌陀。」


【釋義】此段文是釋,乃釋明彌陀名號的建立,有光明和壽命兩種意義,先約光明解釋:


阿彌陀:譯為無量光,意謂阿彌陀佛有無量光明故。亦稱為:無遍光,無礙光,乃至超日月光等,都是表示光明無量的意思。無量壽經云:「彼佛光明,明麗快甚,絕殊無極,勝于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而為諸佛光明之王,故號無量光佛。」此無他,是阿彌陀佛因地(未成佛前)為法藏比丘時,曾對世自在王佛前,發四十八大願,此乃第十二光明無量願所成就的。願云:「設我作佛時,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於是歷劫依願而修,在十劫前已願滿行成,達到本願成佛,故有如是殊勝無窮盡的光明,遠勝十方諸佛故特以命名無量光佛。如大本云:「彼佛光明,最為遠著,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當知佛的光明有三種:


1本光:是法身的光明,乃圓融而沒有分際。


2智光:是報身的光明,能夠普照法界。


3身光:是應身的光明,乃隨機感而顯現的。此應身的光明,還要分為常光、放光二種:


常光:如世尊圓光一由旬……。放光:遇到了特別因緣時,由面門或在眉間,乃至手足全身等光明便是。現在所說無量光是指應身的光明—常光—放光。


無量是表示光明之殊勝,非止一丈一旬故。照十方國是表示所照之廣大,非止一國一方故。無所障礙是表示能照之徹底,能穿山透壁,通幽達冥故。


世稱日月光明為最大者,然而所照不過四大部洲,況且一被雲霧侵襲就失去勢力—黑暗,不能照徹覆盆內和幽室裡的東西,因此非但光明有限,尚還有障礙,若較之佛光,則無異微塵比須彌,蜻蜓比飛機了。


問:「佛的光明既然遍照十方而無障礙,為什麼我們一向不曾看見?」答:「當知凡夫是被見思、塵沙、無明,三種煩惱眚所障蔽,因是不得見也。例如日光普照大地,瞽者未嘗見之,豈可因不見故,妄說沒有光明呢?這是任何人都異口同音所否認的。


如果想要見到佛底光明的話,當趕快發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三昧現前,消滅一切煩惱翳,回復了清淨眼,則豁然見到!大勢至菩薩說:「憶佛念佛,當來必定見佛。」由斯可知佛身尚可得見,何況光明呢!


總之!業障深重的眾生,雖然佛光現前亦不得見,若俱善根,加之信願真切,虔誠念佛,也許可以一見,如遠公(淨宗初祖)三次親睹彌陀聖像,又奚止光明乎?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消文】世尊再叫舍利弗說:「極樂世界的那尊佛,和國裡的人民,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長遠的壽命,所以他的名號叫做阿彌陀。」


【釋義】此約壽命解釋立名之義。彼佛非僅光明無量,就是壽命也是無量無數的。故阿彌陀,又一名譯為無量壽。大本云:「彼佛壽命不可稱計,假使十方世界眾生皆成聲聞,緣覺,竭其智力,於百千劫中悉共推算不得窮盡。」此是由彼佛因地所發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三壽命無量願所成就的。願云:「設我得佛時,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者,不取正覺。」今已如願成就,名副其實了。


壽命:壽是壽數,命是生命。大凡人之壽數,皆依身命生滅為標準,所以叫做壽命。如人的身命活至八十歲,則曰八十壽命。


須知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然壽命也要分三種來說:


1法身—自性清淨身,是以理性為壽命;乃萬古常如,不生不滅,非但無始亦無終。


2報身—受用身,是以智慧為壽命;由修一切功德圓滿所成就的,是一得永得,然有始,但是無終。


3應身—示現身,是以因緣為壽命;乃隨機感而成,示現生滅,非但有始則亦有終,這是由其因緣之勝劣,而感壽命之長短。現在所說彌陀無量壽,乃勝因緣所感之應身壽命也。天台光明玄曰:「法報應是為三,三種法聚故名身。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當知法身是就境而言;報身是就智而言;應身是就起用而言,因為用是一種隨因緣,隨機感者,所以應身有生滅,壽命有長短。


又壽者受也。法身則以真如不拒諸法隨緣之用曰受。如虛空不拒群相之發揮;報身則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境智相應曰受。應身則以隨機示現一期報得曰受。


問:「彼佛壽命既然稱為無量,而經云:『觀音次補佛位,其名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國名眾寶普集莊嚴。』這怎麼說得通呢?」答:「彼佛壽命無量,上文已經說過乃指應身而言,是有量中的無量,非無量之無量也。無量二字乃一種形容詞,是說彼佛之壽命,非凡夫和二乘人的智慧,能夠算數而得知者。故權用無量二字稱之,是一種極讚彼佛壽命久遠之謂。至於法身則萬劫永常,不生不滅,無所謂壽不壽,量無量,豈可用戲論妄想來計度它的長短呢?」當知彌陀的機緣息盡應轉,故權示涅槃;觀音的機緣當興應起,義當補處也。願學者細思之!


及其人民:是說非但彼佛壽命無量,所有往生極樂的人民也是統統無量壽的。這是一種倒語反法,順文當云:佛及人民的壽命都是無量。極樂世界本來是沒有君臣和父子之稱,這裡為甚麼稱為人民呢?要知道佛有法王,亦有王義,往生彼國之眾生,欽承佛陀的教化,尊佛為王,和我們人間受統治下之人民的尊王之義是一樣的。況且佛為十法界之法王,奚止一國一邦之王乎?


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這一句正是指陳壽命無量之文。先來說明劫字,次解釋阿僧祇,其次再合攏起來總釋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劫:俱足應云:劫波,譯為時分,分別時節,或云:長時—便是通常所謂時間,最短的時間叫做剎那,最長的時間名為劫波,若以長時間三字稱之,最恰切沒有了。但是中間再分有大劫,中劫,小劫三種。由人壽十歲起,過了百年,即增一歲……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再從八萬四千歲起,過了百年即減一歲……如是減至十歲,為一增一減,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是為一小劫。合二十個小劫,計三億三千六百萬年為一中劫。合成住壞空四個中劫,計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為一大劫。


阿僧祇:晉譯為無數,唐譯為無央數,是印度十大數目之一(十大數:1無數,2無量,3無邊,4無等,5不可數,6不可稱,7不可思,8不可量,9不可說,10不可說不可說)。算法是以萬萬為億,萬億為兆,一千個萬萬萬萬萬萬萬兆為一阿僧祇,從一個阿僧祇數的數目,一一再成為一個阿僧祇,就稱為無量(第二大數),再從無量數的數目,一一再成為一個無量數,就稱為無邊(第三大數),如是照例倍倍增積至第十不可說不可說。則阿彌陀佛的壽命,非止一大劫,竟是無數大劫;又非止一個無數大劫,乃是無邊無數大劫;又更非止一個無邊無數大劫,乃無量無數無邊大劫,故曰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此乃至極稱讚彌陀壽命之久遠罷了!


以上不過略約各數目的單位含糊的計算而已,其實還不止如是!若據華嚴壽量品云:「娑婆一劫為極樂一晝夜。」如是則更不可勝數,誠非世間通常的數目,或人天的智慧,所能夠測量其大海一滴矣!


問:「往生極樂的眾生,如何能得同佛一樣無量壽呢?」


答:「這有兩種的原因:(1)仗佛力(彌陀願力)所感,無量壽經法藏第十五願說:『我若作佛時,我國中人壽命皆無央數劫,無有能計其數者,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因承佛力所成就故得無量壽。(2)由自力(念佛功力)所感,一心念佛,淨業成就,往生淨土,蓮花化身,得到清虛之體,非同娑婆眾生四大假合之身,有生老病死,倏忽敗壞,幻化無常,故同佛無量壽也。」


再問:「彼佛既有兩個名號,尤其是光明、壽命,悉皆殊勝。何故大本彌陀經,及十六觀經,都是單取無量壽為經題,就是一般所稱念者也不出例外?」答:「這是以體攝用故。壽是本體,光明是作用。比況說:如沒有證到無量壽之身,則光明究從何來?由其證得無量壽之身,自然而然的會得到無量光之用。因是一舉了壽之本體,則光明同時而有。這叫做舉體攝用。如是則一稱無量壽而無量光也就含在其中矣。有以上的理由故單稱無量壽。還要申明一句:要知道!舉壽攝光可也,如說,舉光攝壽則就不成!因為離開了壽的本體,根本便沒有作用的光明了。我來舉一個譬喻:「鏡的本身是體,鏡的光明是用。如是一有了鏡的本身,則光明同時而有。故可以舉鏡攝光。反之舉光攝鏡則不可以!因為既沒有鏡,豈能談得到光呢?明白此種意思,可以無疑矣!」


復次當知!彼佛的智慧、神通、威德等莫不一一無量,何故又單舉壽命和光明兩種來建立名號呢?這卻也有兩種意義。當約事理兩方面來說:


(一)事的方面:是說法身和報身的壽命以及光明是佛佛皆同,唯應身的壽命和光明則佛佛有異。因為應身是因緣所感,隨機示現,所以壽命有長短不等,光明有大小不同。然而阿彌陀的應身壽命最為久遠不可稱量,光明也極其殊勝超乎一切。如釋迦世尊八十入滅,以及其餘的一切諸佛,或千歲、或萬歲、或一劫,乃至那由他劫,總沒有如彌陀無量壽。如經中說:「彼佛壽命,為一切諸佛所不能及者。」至於光明,如釋迦圓光一尋、或一旬、或十旬,乃至百千萬旬,總沒有彌陀之無量光也。或照一世界、十世界……百千萬億世界,總沒如彌陀之遍照十方,一方則有無量無邊世界況十方乎?觀經云:「彼佛圓光如十億日月三千大千世界。」又云:「彼佛有八萬四千相好,一一相好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眾生攝所不捨。」如上所說則知彌陀的壽命和光明是勝超一切諸佛,這是他的獨擅勝處!所以特取壽命和光明來建立他的名號。


講到這裡或者有人要疑問:「釋迦與彌陀同一究竟佛果,何其所感壽命,光明,國土,竟如是天壤懸殊?難道佛德也有勝劣嗎?」答:「大凡佛佛出世,都依悲願為主動要素,以度生為唯一目標。法華經說:『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至於有教化的國土有淨穢不同,應身的壽命長短不等,其中卻有兩個原因:


1是各依本願所成:如彌陀發願莊嚴極樂淨土,為接引苦惱的眾生,特現無量壽以安樂法攝受之,使其念佛修行欣求往生。釋迦發願降生娑婆濁世,為救拔迷苦的眾生,特現短壽相,用無常道以警覺之,使其生厭離心速求解脫。為誘導眾生離苦得樂之大方便門,豈可以妄擬其勝劣呢?至於光明也是各依本願,或隨因緣而現大小不同。


2是由眾生的福德與惡業所感召:如極樂世界的眾生福德深厚,本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故感彼佛壽命無量而住世久遠,娑婆世界的眾生業障深重,故感世尊八十入滅。這不能怪世尊沒有慈悲心,當知皆由眾生業重福薄所使然!經云:「佛力不及業力。」就是這種意思。至於光明也不出例外,總上是單約應身和同居土而言。至於報身、法身和常寂光土,乃是佛佛皆同,沒有所謂壽命有長短,光明有大小,國土有淨穢,明白此道理,自然不會妄較佛德之高低致招罪戾,慎哉!


(二)約理的方面:「無量壽」—是佛性豎窮三際的意思;「無量光」—是佛性橫遍十方的意思。如是則一切眾生莫不皆在彌陀果覺海中遊戲,倘一念回向即蒙攝受。因是則彌陀的名號乃法界之大總相門,故彌陀稱為法界藏身,也就是吾人本具之佛性,亦即三德之秘藏—無量光就是般若德,無量壽就是解脫德,光明和壽命一體不離就是法身德。


還有一個意思:光壽不二即法身不變之妙體,無量壽即法身隨緣之妙用,無量光即法身顯現之妙相。根據上面理論,意在欲令一切眾生持此彌陀名號,而悟各人自性本自橫窮豎遍,親證三德秘藏;了知即心即佛,心佛不二的奧旨。所以彼佛特取光壽二義以建立名號。


妙哉!這一句洪名實在有不可思議功德,同時吾人現前的一念心亦是不可思議了!果能一念相應則一念是佛,念念相應則念念是佛,如是那怕不能頓悟自性彌陀,親證唯心淨土呢?固知念佛即是念心,念心不離念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如是則壽光聖號即吾人現前一念不思議的心光性壽也。要解云:「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有阿彌陀名號;而離卻阿彌陀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


【顯理】無量光—表自性寂而常照。無量壽—表自性照而常寂。故號阿彌陀—表自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名寂照不二。


庚初徵釋名號竟 


庚二成道時劫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消文】舍利弗!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到了現在已經有十劫之久了。


【釋義】上文徵釋建立名號的意義已經明白了。可是還不知道他在什麼時候成了佛?所以佛再告舍利弗說「……於今十劫。」這一句話—成佛十劫—正與序文中「今現在說法」是互相照應的。甚麼叫做「成佛」呢?因行圓滿叫做成,得證菩提謂之佛。若論「法身」,自性清淨本來是佛,還有甚麼成不成!劫更談不到了。至於「報身」,因圓果滿得證菩提,似乎有成,無妨論劫。講到「應身」,那就可以說成說劫了。因為應身是隨機感現八相(一、降兜率,二、託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成道的。現在所云彌陀成佛十劫是指應身說的。根據唐譯即指十大劫也。


彌陀如來成佛到現在已經十劫了!每日都在極樂國中出廣長舌的宣演妙法,大說而特說,並且常常垂著金臂要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享樂一切!為甚麼我們到了現在還依舊沉淪不受救度,你看慚愧不慚愧呢?當知彌陀為了要度脫我們,因而發四十八願,歷劫修行,莊嚴極樂世界,我們如果不趕快發心念佛求生,不但誤了自己,同時未免太辜負彌陀慈尊的一片老婆心了!


至於彌陀因地的事蹟和成佛因緣,在無量壽經、悲華經……等都說得很詳細,我不必贅語了。


【顯理】成佛十劫表親證法身已斷十障。


庚二成道時劫竟 


               ┌庚初—聲聞

己二化伴分二┤

               └庚二—菩薩


今初聲聞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消文】佛又呼舍利弗說: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裡有無量無邊的聲聞弟子眾,皆是證著阿羅漢果位的。其數之多不是世間普通算數所能知道的。


【釋義】上明教主。現在則說化伴,以有主必有伴也。茲先明聲聞。謂非但凡夫念佛求生,二乘聖人亦是念佛發願往生的。


聲聞;聞佛說四諦(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世尊初成道時,於鹿野苑為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聲教而悟道證果者曰聲聞。內分四級:


1須陀洹,此云「入流」,又云「預流」,謂預入聖流。此是見道位,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盡,名為初果聲聞。


2斯陀含,此云「一往來」,謂再來欲界受一番生死故,此是修道位,已斷三界見惑盡,再進斷八十一品思惑中的欲界前六品思惑,名二果聲聞。


3阿那含,此云「不來」,謂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也。此亦屬修道位,進斷欲界殘三品思惑,名為三果聲聞。


4阿羅漢,此云「無生」,謂不來三界受生死也。是無學位,欲界九品思惑斷盡,上生色界阿那含天。於中再進斷上二界(色界、無色界)七十二品思惑。計共斷了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盡,名為四果聲聞。


皆阿羅漢(阿羅漢義見通序文中詳釋):揀別不是前三果之類。文中不言緣覺眾者,攝在聲聞中故。


非是算數:所言其多之謂,超出算數之外也。是說往生彼國的阿羅漢,其數甚多,難知難說,故以無量無邊非算數所能知者稱之。大本云:「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皆同目犍連神通,欲計算彼佛初會聲聞盡其神力百分中不能得知其一。」


庚二菩薩


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消文】往生在彼國中的諸大菩薩亦是與聲聞眾同等的無量無邊之多。


【釋義】此明菩薩。是承上不獨聲聞往生者更有大乘菩薩之往生(菩薩解見通序文中)。


諸菩薩:諸者不一之謂,指十方以及四教(藏、通、別、圓)。或十信乃至等覺等諸菩薩亦無不往生,以有如是多方多種故以諸稱之!


亦復如是:不獨往生之聲聞眾有如許之多。諸菩薩眾,亦是同等無量無邊,非是算數所知也。


如上所明聲聞、菩薩數目之多,亦非全是他方求生彼國的,當知生彼國土時或聞佛說法,乃至聞化禽等演暢根、力、覺、道等法,小機則悟小法而成聲聞,大機則悟大法而證菩薩果也。


【顯理】阿羅漢表真諦空寂。菩薩表俗諦隨緣。亦復如是表真俗不二。


己二釋化伴竟 


己三總結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消文】佛又呼舍利弗說: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有如此種種無量莊嚴,皆是阿彌陀佛的宿因願行無量功德所成就出來的。


【釋義】此總結上文佛光、佛壽、聲聞、菩薩等之莊嚴。文雖與前無異,義則不同。前乃結成依報莊嚴,此則結成正報莊嚴。極樂正報,化主化伴悉皆無量勝妙莊嚴。一一無非彌陀不思議願行功德所成就。現在再引經證明之!


大本法藏十二願云:「設我作佛時,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此乃彌陀大願所成就之無量光莊嚴也。第十三願云:「設我作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此乃彌陀大願所成之無量壽莊嚴也。第十四願云:「設我作佛,國中聲聞,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此乃彌陀大願所成之無量無邊聲聞眾之莊嚴也。又云:「我作佛時,剎中菩薩,神通智慧、辯才、相好、威神,悉皆如意。」此乃彌陀的大願所成就菩薩莊嚴也。


又大本云:「爾時法藏,教化眾生,修行六度,廣行教化,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以上種種莊嚴,皆悉彌陀大行之所成,彌陀無量行願功德之因,為能莊嚴、能成就;光壽、化伴、無量之果,為於莊嚴、所成就,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當知!上文自行樹、羅網起至此止是明依正之文,共有五番的莊嚴,極樂之義於前可想見矣!普願十方同胞,深信求生!


如上依正二報,或經文中有,而本願中無,或本願中有而經文中無,文雖小異,乃互相陳明,意則圓俱,誠無妨礙也。


以上總釋正宗文中的第一科:「丙初詳陳依正莊嚴以啟信」文竟。


                               ┌丁初—往生皆得不退

丙二特勸應求往生以發願分三┼丁二—補處算數莫測

                               └丁三—正勸發願往生


今初往生皆得不退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消文】佛又呼舍利弗說:「凡所有眾生,一生到極樂國者,無論是誰都能悉皆即得三不退轉也。」


【釋義】此科為既聞極樂、依正莊嚴、而生信者,導其依信發願求生彼國,以獲出世無上殊勝因緣,可橫超三界,圓證三不退,永了生死,畢竟成佛。有如是等勝異超絕,若娑婆則不然,須要三惑斷盡方能了生死,又多退緣,不易成辦,故於勸願前,特舉此殊勝示之,令其欣慕而速發願求生也。


既生到極樂國土,雖是初生者,悉皆得到不退,故云眾生生者……。


阿鞞跋致:譯為不退轉。不退有三:


1位不退,2行不退,3念不退。已如玄義中明。今更據此土四教明之。


藏教初果位、通教見地位、別教初住位、圓教初信位,此四教之位皆初斷見惑,初入聖位。乃不退於凡夫之地,名為位不退。通教菩薩位,別教十行位,圓教十信位,此皆斷思惑並破塵沙,廣度眾生,不墮於二乘之位,名為行不退。別教初地位,圓教初住位,俱初斷無明,親見佛性,得無生忍,心心自然流入妙覺性海,名為念不退。


總而言之!斷見思惑方證位不退,斷塵沙惑方證行不退,斷無明惑方證念不退。極樂則不然,雖五逆十惡若肯回心發願念佛乃能帶業往生,雖居下下品亦得三不退。這若非彌陀大願洪名奇勳所成就,豈能得如斯!在十方諸佛土沒有如此方便的階位,諸教法門中亦無此勝妙的妙法門。十疑論云:「有五因緣故得不退:1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得不退。2佛光常照菩提心,念念增長,故得不退。3水鳥、樹林、風聲,自然樂響,皆能演妙法音,使聞者常念三寶,故得不退。4純諸菩薩以為勝友,故得不退。5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得不退。」故古德云:「修行以念佛為最穩當。」實不虛語也。(此乃彌陀第四十七願所成,謂:往生皆得不退願。)


【顯理】不退轉表自性常住。


丁初往生皆得不退竟 


丁二補處算數莫測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消文】在往生極樂,得著三種不退轉的眾生之中,很多是一生即就可補繼紹佛位的補處菩薩,其數目之多非是世間人可能數出來的!只可以用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來表示而已!


【釋義】承上段說,往生彼國者,不唯不退,復有不可勝數的補處菩薩,故曰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一生補處:即等覺菩薩,謂一生即能補繼佛位。如彌勒現居兜率當補釋迦佛位是也,等覺菩薩是尚留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故須再一生,斷此一品生相無明即證妙覺果位(妙覺即佛,極果之稱)。故稱一生補處(據此方教道,判無明為四十二品。圓教初位即能斷無明初見法身,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每位各斷一品無明,至等覺共斷四十一品,尚餘一品生相,再斷之即為妙覺佛果),以淨土緣勝故,極樂多有一生補處菩薩。一往生就皆得不退,已超諸佛土,勝諸法門,復多補處,則超之又超,勝之更勝,誠超絕之極矣。此正深勸求生也。阿僧祇(解見前)。


問:「補處菩薩位居亞(次也)聖,次補佛位。何能如說之多?」答:「十方有無量世界,即有無量諸佛,諸佛入涅槃,當有無量菩薩紹繼佛位,豈是必定在極樂成佛。」


當知!大菩薩尚願往生,何況凡夫!其有一班藐視淨土,鄙屑西方者,寧無自揣而深生慚愧!


【顯理】一生補處表自性決定成佛義。


丁二釋補處算數莫測竟 


丁三正勸發願往生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消文】佛再呼舍利弗說:「如果有人聽聞此極樂勝妙法門,應當即速發願求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才對!為什麼要發願求生?因為可能得與如是不可算數的一生補處菩薩等諸上善人,能同聚一處的緣故。」


【釋義】此正勸發願也。謂聞以上種種之說,雖信極樂殊勝莊嚴。然無願終不能到,信願行三為往生淨土的三資糧,缺一不可。故信後須發願也。


眾生聞者:除佛以下皆名眾生。總該九法界,謂六道之六凡眾生、二乘之獨善眾生,乃至菩薩之大道心眾生。(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此六凡法界,合聲聞、緣覺、菩薩,三法界共為九法界。上至菩薩亦發願求生,下至八哥(鳥名)亦能念佛往生。)亦即通指現在未來十方一切眾生。


聞者:謂聽聞上來所說極樂、依正種種莊嚴的勝妙功德。


應當發願:應當二字是世尊叮嚀勸誡之辭。謂既有緣得聞,應當即速發願求生,故曰應當發願。


願生彼國:即志願往生極樂。此是如來慈悲心切,惟恐眾生聞之如風過耳,不肯從聞生信,由信發願求生,而失此無上勝緣,殊為可惜!所以苦口婆心,殷勤勸囑之!


竊以十界因果不外乎願,故古德云:「有願竟成。」今極樂有如是殊勝莊嚴,一一莫不由彌陀大願之所造成,尤其往生彼國者,亦無不是仗此願力而得生,須知世間一切諸事尚皆依願而成,況往生極樂的無上勝事,豈無願何能得到成就,故先詳陳依正莊嚴以起信之後,即特勸應求往生以發願。


所以者何:是攝前文反問之辭。謂因何之故須特勸發願求生彼國?意謂娑婆亦是佛之化土,而十方佛土無量,何必遠離故國別覓他方?更不示餘土偏勸西方?故下文即出其由。謂往生彼國者可能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則能熏陶勝業自成佛果,有此無上勝緣故特勸求生也。


諸上善人:指補處等諸菩薩,以天道雖善不出生死故;二乘雖善,猶滯空寂故;皆不可名上善,唯菩薩破無明見法身,乃至能補佛位,所以稱為上善,其數甚多故曰諸上善人。


又有一解:諸上善人則通指極樂聖凡。上自菩薩下至初生凡夫均可稱之。或問:「生極樂者其類不一,或帶業往生者,乃至或有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得生者,何得概以上善之稱呼?」答:「皆得不退轉乃至究竟能成菩提故。」


良以娑婆雖佛化土,然五濁惡世(非淨土五清),常受諸苦(彼國但受諸樂),依正變滅無常(極樂依正無量莊嚴),多有退緣不易成辦出世大事(一生即得不退乃至究竟成佛)。又十方佛國雖善總不及極樂之勝妙,以斯之故特勸求生彼國也。以吾人卜居尚擇里仁(論語云:「擇不處仁焉得智」),況出世大事焉可忽爾!如是絕勝的極樂,而不發願求生可謂是有智的行者嗎!當知一生到極樂,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親為諸上善人,常能得著聚會一處,如是良緣勝會,我們何不至速發願求生!


復次:如華嚴,明一生圓滿成佛之因,得能證此者唯有善財一人,本經所說,則有補處菩薩數不出來之多!其殊勝超絕,自不待言,故普賢菩薩在華嚴會上,以十大願王,導歸安養(極樂別名)。


【顯理】願生彼國表自性背塵合覺(塵喻五濁,覺喻極樂),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表一切善法一心中具。


丁三釋正勸發願往生竟 


以上總釋正宗分之第二科丙二特勸應求往生以發願文竟


                               ┌丁初—出勝因

丙三正示執持名號以立行分三┼丁二—示正修

                               └丁三—重結勸


今初出勝因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說:「你當知!非是少善根,少福德的因緣,能得往生極樂世界的。」


【釋義】此段是承上文,更一層的說明,欲親諸上善人,必須有多福多善根,才能生到極樂國。故要顯示持名的功德殊勝,預先斥修其他的福德為少善根,以謂修其他的一切福業,皆為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以非往生的正因故)。


善根:善是純正良好的心願和行為;根是表示生長之義,所謂純良的心願精進行持,求生西方的根本。


福德:作利人的善事,謂之修福,積聚善行謂之德。行者若單以有善根,而無福德的助行來配合,亦不是生西方的條件。


故當知!堅持凡夫心是無善根,發小乘心是少善根,不做利人事業是無福德,做而希望受報是少福德。反之,若能發願念佛求生,則是難行中能行,即多善根;一句洪名萬德俱備,即多福德,能以五濁惡世中持念即因緣殊勝。


更進一步說:善根是指念佛的正行,福德是指一切功德的助緣,是謂念佛為大善根的正因,其餘的福業功德為助緣。


復次:什麼是多大的善?智論云:謂能證五菩提心為最善。1發心菩提:是說「無量生死中,能發大菩提心。」2伏心菩提:是說「能斷諸煩惱,降伏其心。」3明心菩提:是說「明了諸法,不外一心。」4出到菩提:是說「得無生忍,出離三界。」5無上菩提:是說「坐大道場,成最正覺。」而能念佛雖是凡夫地能起大覺之心,正念昭彰,煩惱自滅,由內心能明說法實相,得不退轉地,直至成佛故,五種菩提俱得,則善中之善,為最多善之大善也。


什麼是多大的福?行者修持一句彌陀,則萬德俱備,六度齊修!念至一心不亂,身心放下,則不起貪心(布施度);既沒有貪心則不造一切惡(持戒度);沒有一切惡業則不計人我是非(忍辱度);得一心不亂自然明白內心,不稍間斷,則無懈怠思想(精進度);由精進道業,自然不起顛倒妄念(禪定度);既無妄念則正念昭彰,不為他歧所惑,能根斷愚癡(智慧度)。故堅持六字洪名,六度萬行該攝,修六度成則一切福德圓滿,誠是福德中之多大福德也。


問:句句說明修持念佛的善根福德大,然,若修其他的法門,如禪宗豈是小善少福嗎?答:當知!修禪是圓頓行,專注重禪定,而不求往生,雖是見解高,但後有未盡(來生的生死未了),如老人,精進禪定,為禪家大匠,後身托在曾家,仍落紅塵;凡五祖戒禪師,後身生在蘇家,貪戀富貴。故永明壽禪師云:「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由斯可知修其他法門的不穩當,故不能稱為大善、大福也!請行者細思之!


【顯理】善根,福德表自性具一切功德。


丁二示正修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說:「舍利弗!如果有善男子,或是善女人,他(她)們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懇切努力的執持『阿彌陀佛』洪名,口念心惟,時時不斷的念,能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念到一心不亂的境界。」


【釋義】此段是示正修之文。若有二字是不定之辭。善男子,善女人,是包括出家在家,天人等六道的眾生,凡俱有善心者之稱。


聞說阿彌陀:彌陀如來的聖號,俱足萬德,使人一聽到,就能震動一切眾生的心弦,而眾生本具的佛性,被聖德佛號所引發,以至成熟,得到安養。


執持:執是執受,持是任持,是謂以信力堅強,念持不忘的功夫。


若一日……七日:若是假定之義,一日至七日是暫定期間之辭。意思是表念佛的功夫容易成就,若能真心念佛,如利根者或是一日成就,鈍根者或至七日之間,能念到一心不亂,就能得到阿彌陀佛接引到極樂國去。


一心不亂:此四字誠為本經的要旨,全文的真髓,亦即是念佛究竟的真功夫也。若廣說:則亦包括大藏奧旨,兼攝宗門的修證,故此一心不亂,成為念佛法門的極談。


經文云: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是說行者的根機有上中下利鈍之殊,故有一日至七日的不同,當知,能得一心不亂,即是證得念佛三昧,決定往生是無疑的,更與宗門的頓悟而得明心見性是無異的。


問:「據經文云,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然,修行者,或有數月,或是數年,數十年,未能得到一心不亂者何故?」


答:「其因有三:1罪業深重故;2念力不足,或是修持不專故;3念不如法故。」


須知!人之心,散亂因多於見聞所障,若能見聞悉能念佛,如見色不忘念佛,聞聲不忘念佛,則其心不起妄念,速能得著一心不亂,得到不亂便是入念佛三昧,往生極樂是不待自得矣!


復次:執持名號有四種:


1事持名念:不論在家、出家、或是天人等,若能看輕五欲名利,身心放下,更能斷除習氣,念娑婆苦,欣慕淨土的妙樂,將彌陀六字洪名,口念耳聽,字字分明,句句相續,外絕邪境,內心靜慮,行也如如念;住也如如念;坐也如如念;臥也如如念;所謂四威儀中,不斷相續的念,為事持名念佛。


2理持名念:此法具諸禪觀法門。先明一念心性,寂而常照—無量光,照而常寂—無量壽,以光壽之體,而起信願持名,一心稱念,動靜不二,為理持名念佛。


3事理不二持名念:所謂方便也可,不方便也可,在禪觀中也可,鬧動中也可,誠是真妄不相礙,全妄即真,心佛眾生無差別,念念彌陀,聲聲極樂,為事理不二持名念佛。


4隨意持名念:不局在有無禪觀等方便,只是隨意稱念,念至一心不亂,及至命終,得隨意往生,見佛聞法,為隨意持名念佛。


當知:1修「事持名一心念」成就,則不被見思惑盡,臨終感應身佛現前,往生到凡聖同居方便土的極樂;2修「理持名一心念」成就,能破塵沙無明,感報身佛現前,往生到實報莊嚴土的極樂;3修「事理不二一心念」成就,則破根本無明,感法身佛現前,往生常寂光土的極樂;4修「隨意持名一心念」成就,則隨其工夫的深淺,而得隨意感佛現前,往生極樂淨土的。


附錄:持名念佛十種方便法。


1端身持名念佛:在行住坐時,身必端正,須知身正則心正,心正即妄念不生,自然清淨,如是念則速獲一心不亂。


2記珠持名念佛:念佛一聲,以手指過一珠,不得錯亂,則借珠以束心,自然速得身心寂然清淨。


3金剛持名念佛:在鬧場中,人地有礙時,則可只動口脣,以金剛密持,不拘多少,必須字字分明,從心裡底湧起佛號,則能除一切妄念,速證念佛三昧。


4高聲持名念佛:在妄想紛起,或是神智昏沉時,必以高聲念佛,振作恢復精神,念到境界煥然一新時方罷,降低細聲為最妙的念法。


5低聲持名念佛:在疲勞過迫時,單以口念自聽分明的程度,稱念至精神恢復,勃起興趣時,便可以高聲或轉念別法。


6調息持名念佛:在靜坐時,先調息以不緩不急,隨其出入,每一息稱念佛號一聲,念至息念俱忘,身心安泰,即就是唯心淨土的境界。


7禮拜持名念佛:端身向佛,一面拜、一面念,或是一拜一念,或是一拜念數聲皆可,因為身拜佛、口念佛、意思佛,集中三業清淨,六根俱攝,此法效力最大,最易得念佛三昧。


8結期持名念佛:自定期間,謝絕一切來往,身心放下專志稱念,所謂:「克期取證。」此法最速能得一心不亂,行者勉之!


9病中持名念佛:在病中,當思惟娑婆所受皆苦,以苦當作死然,勤念佛號,期待彌陀接引,則是最好的自慰方法。


昔時有一病僧,在臨危痛苦時,一聲啊,一聲阿彌陀佛,晝夜不停的稱念,果感如來的照護,不久病癒,對人說:「我在病中痛苦時,痛來即啊一聲,稍愈即稱念阿彌陀佛。現在病好,阿彌陀佛尚在,啊二字則不知到何處去。」善哉!此法可以借鏡的。


10十口氣持名念佛:以一氣中,隨息的長短稱念佛號至十餘聲,勢須再抽吸進,方能再念,謂之一口氣,如是十次為十口氣。此法日本最盛行。是根據彌陀四十八願中云:「十方諸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成佛」之願。


此法最簡單,縱是世間第一號的忙人,也都可以辦得到,因總計不費十分鐘的修持,臨終也是一樣的能夠往生,在十種持名中此法為最方便的一種。


總而言之!念佛的方法,無論是依何法,或時之久暫,必須念得一心不亂,才真是得念佛的工夫。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消文】念佛念至得著一心不亂的行者,他的生命將要終盡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就顯現在這位行者的面前來接引他。


【釋義】上文為說明持名妙行,此下為示明臨終後的勝果。其人:是指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亂的人。臨命終時:是說人在娑婆的苦報已盡之時。諸聖眾:是指在極樂世界裡的菩薩,緣覺聲聞等。


人在臨死關頭,能感佛及聖眾現前,此無他,是全憑自他二力,感應道交所致。故當知,凡人在生時,所作善惡,到臨命終時,將其所作一切的境界,俱時頓現在目前,為善者升天,為惡者,照其所作惡業的重輕論罪,判生惡趣。如造十惡五逆,則地獄相現;貪慳嫉妒,則感餓鬼相現;愚癡暗昧,則畜生相現。而一生念佛,由淨業所成,淨境斯現,故得佛聖自然顯前。楞嚴經勢至圓通章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自己念力)。大本云:「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願生我剎,臨壽終時,我與大眾,現其人前。」(他力,即阿彌陀佛願力。)


問:「佛身本是無來無去,云何所謂現在其前?」答:「是的,法身本是無來無去,但報化二身,為度生故,方便隨機而應現的。」


又問:「十方世界的眾生,念佛者多,惟一的彌陀何能同時現在其前?」答:「如一月在天,影臨眾水,念佛行人心淨如水清,彌陀聖眾,能影其中,此無他,是自他二力,感應道交,如水影月。」


再問:「根據禪家云:凡所見像皆是虛妄,或是魔來擾亂道心,以念佛行者臨終,寧保非魔?」答:「當知念佛是特別法門,念佛見佛,才是因果相符,昔時遠公,專修淨業三睹聖像,臨終見佛接引,故真心念佛又仗佛力、本願力、攝受力所蔭必無魔事。縱是行者,宿業深重,抑或不善用心,或能招魔現前亦未可知?此無難,可以用慧觀察力,照一切境界,本來空寂,若是魔現可能即時隱沒。」


警告大家:「浮生如夢,幻質匪堅,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當至急念佛,預備臨終一念不亂才是!


有人說:「若如斯,只要在臨終時能發善心念佛便可生西,那末,平時則不必修善念佛可矣。」余曰:「不然!當知臨終一念,是全靠平日修持的功夫純熟,到臨命終時,方能正念昭彰,能發善念,否則被病疾昏迷,痛苦迫切,更受妻妾眷屬繞榻,恩愛不能割別,或是被生前所作業等牽纏,擾得神昏情亂,這時怎能發善念或一心念佛,確是不容易的事。就是修行人到那時,還恐怕作不得主,況是平常人乎?所以平時修行念佛,正是為臨終時的預計。所說待臨命終時才修,此話誠是自誤誤人,其害非淺,慎之!慎之!」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消文】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行者,在壽命臨盡之時,心不起妄念,即時可能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


【釋義】是人:是指能念佛的人。終時:在身上的暖氣已退,識神將要離開捨報之時。心不顛倒:因為念佛功夫之深,念得一心不亂,故心靈明,正念現前不再顛倒。即得往生:是說其快,不必經歷中陰,在一念間即能生到極樂國土。觀經云:「如彈指頃,生極樂國。」


念佛行者,一生到極樂,則托質寶蓮,自然化生,得清虛體,相好俱足,不由胞胎,不假乳養,純是丈夫相,隨其功行的深淺而分品位之高下,以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聽聞彌陀說法。如是之樂誠使人欣慕不已!


附錄:壽命捨報後,第八識之生趣研究


根據唯識學家說:人在臨命終時,煖盡第八識欲脫時,識從頂門而出,則生佛國,是說從下身先冷起,其煖相至頂上而盡之謂;生天界者—從眼而出,則眼最後冷;若生人道者—上下冷起,煖相至心而盡,識從心出;生鬼道者—腹後冷,識從腹出;生畜生道者,兩膝後冷,識從膝出;若應墮地獄者—從頭冷起,其煖相至腳而盡—識從腳板而出。古德有偈云:「佛頂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在兩膝,地獄腳板出。」


【顯理】一心不亂表自性靈明。心不顛倒表自性不昧。


丁三重結勸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說:「舍利弗!念佛的法門,有如是的方便利益,所以我才講此法門,如果聽到此法門的人,應當至速發願,求生極樂國土去才是!」


【釋義】我見是利:我是如來自稱。是利指上文所云得佛接引往生之效果,一生到極樂則證不退轉果,更能以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的利益,故世尊說我見是利。


故說:二字是承上句。因佛陀鑒知念佛法門,雖是難信,終有信受之人,故無問自說。


此言:是指念佛法門之教法。結歸正宗三大科(1詳陳依正莊嚴以啟信;2特勸應求往生以發願;3正示執持名號以立行)。


聞是說者:如此方便殊勝的念佛法門,不可如風過耳,應當發願求生極樂才是。


應當:此二字足見如來的婆心特切,叮嚀重勸,使聽者聞者,速能發願求生,不可錯過失其大利。


發願:願能導行,如御者駕車,方能達到目的地,若無願以導行者,焉得往生淨土?


當知,娑婆善知識難遇,反之極樂則不然,觀音勢至等大菩薩,常作往生者的勝友,所以如來特勸當發願求生!


正宗分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