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淺講—林看治老居士→第九講 講經因緣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前次是講西方極樂世界住區組織法,先說地上樓閣行樹、欄楯、池水莊嚴。這次要講遠近環境,空中莊嚴。世尊又叫一聲舍利弗,「彼佛國土」,極樂國土,「常作天樂」,時常奏作微妙的諸天音樂。天樂是天然之樂,無須人工,不鼓自鳴,與此世界聲音不同。此世界聲音種類很複雜,詬罵聲、妄語兩舌聲、鬥諍聲、飛機、槍炮聲、哀鳴哭泣聲、怨恨呻吟聲、種種惡聲,雖然有音樂,差不多百餘種,亦是在萬苦中求一時之樂,假若請人奏,更不得眾家弦歌,人人悅耳。


極樂世界無有眾苦,自然沒有娑婆的惡聲,百千種樂器發自天空,如彈的琴瑟、琵琶;吹的笙、笛、蕭;敲的鐘、磬、鼓;拍的鐃、鈸等等。這是我們叫得出名來的,還有許多我們叫不出名來的,就沒辦法詳細說明了。這些樂器都在空中飛來飛去,不會掉下來,且自然演奏。梵音唄韻,聽了使人心中清淨和悅,更有五光十色的幢幡、寶蓋飄飄搖搖,上上下下。


「黃金為地」,天樂鳴空是上,黃金為地是下,此是地體莊嚴的地界線。此地的大馬路用白粉畫作界線,極樂世界是琉璃為地,黃金為繩作路線,故李白有句詩說「金繩開覺路」。


「晝夜六時」,晝是日間,夜是晚上。西方極樂世界一日一夜為六時,晝三時夜三時,此世界日間十二時,夜間十二時,其實也是晝夜六時。按俗語來說,早上、中午、黃昏這是晝三時,初夜(暗頭仔)、午夜(三更半暝)、後夜(天未光),此是夜三時,合起來講也是晝夜六時。西方極樂世界的晝夜六時,還有一種說法,晝間蓮花開三次,夜間蓮花合三次。可是有人會疑問,極樂世界,身土、蓮花各有光明,無須日月,何云晝夜?這不過是隨順此方假設而說。


「雨天曼陀羅花」,雨字讀去聲,作落下講。天是指虛空中,曼陀羅華乃天花之名,譯為適意花,又譯白華,潔白無比,又香味最適合人意,故名適意花。可是雨天曼陀羅華,非僅白色而已,是五色配合,落下鋪為地氈,花樣配合得很好看,每一時新的要落下時,舊的就自然化去。


「其土眾生」,就是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唯佛一人獨稱大覺,菩薩以下皆名眾生。


「常以清旦」,清旦就是早晨,東方將曉有清爽之氣,非同日午炎熱蒸人,也就是晝夜六時的第一時叫清旦。「常以」是日日如是,不生疲厭。


「各以衣祴盛眾妙華」,各是各人,「以」是用,衣祴有三解:(一)西土的盛花器。(二)是衣角。(三)花袋。此三解,各有各說法,還未到西方不知那一解對,到西方就明白了。


「盛眾妙華」,盛是貯,眾妙華不是一種二種而已,是種類很多的曼陀羅花,香色殊勝!不須人工栽蒔或灌溉,自然結蕊開花,人間一切名花,無可比擬。用盛花器貯花作什麼呢?


「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前面說過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在此,世尊是指十萬億佛土中的諸佛,極樂眾生盛眾妙花,經過十萬億佛土去供養佛。蓮花也可乘去,樓台、座椅也可以帶去,亦可以坐在上面遊玩。供養許多佛做什麼呢?學佛就是要成佛,要成佛必須親近佛,親近佛的目的是要求開智慧。可是在娑婆世界成佛,必須三大阿僧祇劫,所以要看見一尊佛必要百劫千生,由此可想而知,在此世界見佛難,成佛就難。到西方極樂世界,一早晨就可供養十萬億佛,能得十萬億佛的智慧,見佛容易,成佛亦容易。但是供養多少尊佛,亦是隨各人的願力,不一定十萬億。


「即以食時還到本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清旦盛花出發,食時即還。時間如此短,而能經歷佛土,普去供養諸佛,若非神足通,怎能如是快?


現代科學證明,太陽光在一秒鐘能跑幾萬里,假若比較西方菩薩的神足通,就萬分不及一了。神足通是六種神通之一,亦名身如意通。此通有三種妙用:(一)能運神力,身能飛行自在,輕捷遠到。(二)轉變神力,大、小、一、多,互相轉變。(三)勝如意,應變莫測,化現無方。我們要知道,用功夫的人臨命終時,與無念佛的人不同,一剎那屈伸臂頃到蓮池。你想想看,一彈指就到西方,就不怕原子彈、火箭炮,不怕惡心人來加害,真是好極了。


「飯食經行」,飯食二字就是持花供佛歸來,恰值早齋之時,就隨眾飯食。人生在此世間最需要是衣食住行問題,可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蓮花化身,還用這些衣食住的事嗎?不錯,那些法身大士,是不需要的。但是功夫淺的,生到那裡,欲塵習氣,尚未除去,自然還是念念不忘食飯穿衣。此對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的人,因初生習氣未除,所以有此設備(若在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就無此吃飯穿衣的相了。)所以吃飯時間到了,一動念間,金缽、銀杯、玉碗、翠盤,一行一列,就排在面前,五光十色,眾香撲鼻,說不盡的煎、炒、烹、炸、蒸、燒、山珍海味,野菜瓜果,冷熱湯茶,白米飯,千樣糕餅,百味具足,隨意而變。色香味三者皆佳,好、多、滿,一切皆備。若是吃飽了,杯盤碗缽立刻化去,乾乾淨淨,不用拭桌、洗碗那些麻煩,食時復現,一切皆令人身心安穩,微妙快樂。


此世界的,你看每個家庭,廁所做什麼?臭氣沖天,吃越飽就越麻煩衛生隊,西方極樂世界,不但吃的問題稱心隨意,衣服穿久了心裡有點厭煩,只要想穿那一類、那一種,任是青、黃、赤、白、長、短、肥、瘦,一動念頭,剎那間就飛來衣服,不知不覺就把你身上本服換掉,也不用你抬手動腳,就穿得整整齊齊,正合尺寸,滿意理想。


「經行」,極樂眾生吃了以後,各自隨處遊行,或散步金地之上,或遊寶池之畔,有念佛的,有參禪,隨意娛樂,任運進道。還可即此增長善根,不同此娑婆苦境,常常令人增長惡念。西方的解脫風度,消遙的態度,令人羨慕。


但是最出奇的是,所住的亭台樓閣也會飛動。譬如你在樓中靜坐,心想要到另一個世界去遊玩,不用你動作,這樓房好像飛機,就能騰空而起,行快行慢都隨意。極樂世界空中,與別處虛空不同,有五彩雲霞捲來捲去,變現許多奇景,在空中向下一看,什麼山水、宮殿、亭台萬狀千態,是說不盡的,此世界十彩電影,那能比上萬分之一呢?天花飄飄,不停降落,天樂鏗鏘,不住演奏,花落之處,音樂過處,有聲有韻,不似此世間,旅行坐車坐船有頭眩疲乏的苦悶。


樓閣在虛空,憑窗四望,無量無邊的花花世界,好似圖畫一般,都在下面,十萬億里一目了然,看得清清楚楚,你在樓中看不盡興,樓房便霎時化去,就在你座下現出一朵七寶蓮花、為你乘駕,何等便利。


這樣空空闊闊,任你遊觀,每一個世界願意去,彈指就到,真是方便,真是自在。話說到這裡,有人或許會想,奇怪,那有此事?不奇怪,就如夢中去別的地方,有不同的境界。有的人還是疑問,但極樂世界不是科學世界,科學世界的水陸空,是塞滿了一切與西方極樂不同的東西。此界陸海,空塞滿了什麼東西呢?就是裝甲車、炮艦、轟炸機,殺人如麻,流血成海,這是娑婆世界的事。而極樂世界的水陸空,充滿的是清淨莊嚴、和氣慈祥,莫說娑婆人間不能比,天上也比不了萬分之一,就連其他佛國來說也是比不了的,這樣莊嚴只有極樂世界一處專美而已。


佛又叫一聲舍利弗,「極樂世界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以上是地上莊嚴、水莊嚴、空中莊嚴以及衣、食、住、行四種安樂,到此講完。


有人會疑問,學佛人豈非戒貪,忌著相,那阿彌陀佛豈非貪五塵,句句都著相呢?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為使此土眾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就對人說西方種種價值,若有欣厭心,娑婆的緣斷,極樂緣就熟了。


此土眾生,五根貪著五塵色、聲、香、味、觸,不能修行。而且此世界開法不容易,若能帶業往生西方極樂,因為開法不艱苦的緣故,到西方去斷習氣就容易了。


眼根接受色塵,看西方的寶樹、蓮花、樓閣放出光明,且光中有化佛;此界則不但不放光,且是成住壞空。耳根接觸聲塵,西方聽聞八功德水聲,念念爐香乍熱,佛法僧三寶之名;此世界聲音,則盡是男女音樂聲音。鼻根嗅香塵,西方眾生能起正念,好比聞沈香味起正念向佛,此世界的人聞香水則起邪念。舌根耽(沾)味塵,阿彌陀佛所化食品,食了禪味就出來,能長養諸善根,此界植物,豕、犬、牛、畜牲,人食了,牛犬的性情就感染人身上來,也有牛狗的氣分。身根對觸塵,西方的涼風吹來身心爽快,不同此界人所觸的,多起無慚無愧的心。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就是創造莊嚴五塵來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