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三十六)
佛說阿彌陀經筆記( 卅六 )
徐醒民老師 主講 八十年六月六日

(36A)


各位老師、各位大德、各位同修:


請翻開經本,第八頁第二行開始,經文先念一遍: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我們剛才念的經文,就是這部經的流通分,流通分也非常重要!上回說過比喻,等於一個人有了兩隻腳才能走路,我們辦事情必須走路,經能流通,才能傳播到各地方,才能夠普度眾生,所以流通分也非常重要。這部經由什麼人來流通?和一般經不一樣,這部經非常特別!你看經文,從東方開始,一共有六方,舉出六方的佛,換句話說,都是這些佛來流通。為什麼要由佛來流通呢?因為這部經講的念佛法門,最徹底的意思,只有到佛的地位才完全瞭解,因此由六方佛來流通。


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說:「如我今者」,佛在講法的時候說,像我今天「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個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上回講過,一共有五條,那五條就把整部經裡特別的法,很扼要地把它歸納(歸結)起來,佛說像我這樣讚歎,不僅是我一個人如此,下面接著說:「東方亦有」,「東方」指東方世界,「亦有」是也有,除了我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讚歎阿彌陀佛之外,東方也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這些佛,在經文裡只舉出五尊佛出來(五尊佛的名號),既是成了佛,照說他的道德、能力都是無量無邊,名號也不只一個,太多了!但是每尊佛,只是就某方面取一個名號,或者就「相」方面,或者就「性」方面,或者就他所發的「願」這方面,來特別定出名號。講到最究竟處,佛佛道同,各尊佛只要成了佛,都是萬德萬能,都是一樣的。所以在這裡,後邊六方佛佛號的意思就不用講了,這其中有一些名詞說一說,佛號就不必再說了。


還要說一說的就是六方,最先開始的是東方,接著是南方,這是按照我們這個世界地理空間的位置來定出順序。東方以事實來講,是一天的開始,然後有南方、西方、北方- 這四方,再就是上下,有下方、有上方。六方佛是簡單說,在華嚴經裡是講十方佛,「十」是個滿數,十方代表無數,阿彌陀經華嚴經的小縮影(縮本),所以把十方佛簡化為六方佛,雖是六方佛,也跟十方佛是一樣的。換句話說,這部經是由十方佛來讚歎來流通,由這裡也可以想到,這部經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說,教我們世間眾生來學,娑婆世界以外,十方世界的那些佛都在讚歎。既是讚歎,也都在教這部經,也就是說,十方世界所有的眾生都會學到這部經,這是一層。


再一層,我們要瞭解,世間萬法是無常的,世間上任何一件事情,哪件事情是永遠存在的?不會永遠存在,都是生生滅滅的。一個國家,八大人覺經裡講:「國土危脆」,國家的土地都很危險很脆弱,別說國家的國土,整個地球也是非常脆弱的,這個世間任何法都是無常,這個大家都知道。但佛法是不是無常呢?佛法也是無常,要不是無常的話,釋迦牟尼佛的法為什麼有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現在是末法時期,現在還有佛法,將來滅法時期,連佛經都不存在,這當然是無常啦!所以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到了快要滅法的時候,其他那些大經大論都滅了,只有把阿彌陀經,這是小本彌陀經,還有大本的無量壽經,也是彌陀經,這些講淨土的彌陀經,特別以佛的法力留在世間,多留一百年,過了一百年之後,連這個也沒有了。


那麼,好像是整個都沒有了?大家放心!所謂沒有,是指娑婆世界來講的,娑婆世界這部經到滅法時期就沒有了。你看六方佛那麼多,後面講有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佛,在所有的世界都在讚歎宣揚,這部經永遠存在。可見得這個法門,無論在什麼時候,尤其在我們現在末法時期,要真正能了生脫死,能夠解決人生最難解決的生死大問題,只有學這個念佛法門。這個法門永久在所有世界之中存在,不在這個世界,就在那個世界,說它妙就妙在這裡!


經文裡先舉出東方的五尊佛,東方世界很多沒有舉出來的佛有多少?「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就像恆河裡的沙那麼多的數目,有那麼多的佛。恆河印度,本來的名稱應該叫殑伽河,「殑伽」是一位神的名稱,後來經典裡把它叫做恆河。那條河裡面的沙子非常細,整個一條河裡面的細沙數目,能數得清嗎?數不清的。拿這個數目來比喻,東方世界除了前面舉出的五尊佛以外,還有像恆河沙的數目那麼多的佛。每一尊佛都有他教化的一個世界,「各於其國」,各尊佛在他們自己所教化的那個國(就是一個世界)裡面,「出廣長舌相」,這是講成了佛的人,成佛以後,他的舌相是特殊的,我們凡夫沒有廣長舌相,廣長舌相可以「徧覆三千大千世界」,可以把他所教化的世界整個徧覆,這個世界範圍有多大?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的範圍,他的廣長舌都能徧滿。換句話說,他一讚歎,他的大千世界都知道有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廣長舌相,「廣」是非常寬,「長」是特別長,這種舌相不是隨便就能得到的,是長時間修來的。


祖師曾經注解說,我們普通人假使有三世不妄語,不隨便說話、不說欺騙人的話、也不說假話,只說誠實的話,也就是不妄語,一個人過去有三世(三輩子)沒有說過妄語,他的舌頭伸出來,舌面可以抵到自己的鼻子,我們試試看,舌頭能不能舔到自己的鼻子呢?辦不到啊!換句話說,我們每個凡夫眾生都有妄語。別說三世,就是這一世,我們都免不了有妄語,可見得修道很難。不打妄語,我們學佛最淺的是五戒,五戒其中就有不妄語,可見這很難!佛呢?他的舌相豈只是能夠到達自己的鼻子上,他能夠徧覆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廣大的範圍。


按照天台宗的學說講,學佛有四教- 藏、通、別、圓四教,藏教是程度最低的,藏教佛的身體跟我們凡夫的身體一致,我們身體這麼高,佛到人間來成佛,他的身體雖然比我們高一點,但是差距不會太遠,比如釋迦牟尼佛兩千多年前在印度,他的身相就是藏教的藏果頭佛- 應身佛,迎合了凡夫眾生能夠理解、能夠接受的。假使不如此的話,因為我們凡夫身體只有這麼大,我們眼光也只能看得這麼遠,如果是報身佛來了,我們看不到。報身佛,各位念讚佛偈就知道,「白毫宛轉五須彌」,眉間的一根白毫,宛轉盤繞起來,有五座須彌山那麼大。「紺目澄清四大海」,佛的紺目(眼)非常澄清,有四大海那麼大。別說是四大海,我們到太平洋海邊一看,海面那麼大,我們感覺太大了,一望無際。真正阿彌陀佛的報身來了,我們怎麼看得見呢?我們凡夫的心量、眼光太小,不行的。只有應身佛來,我們才能夠接受,所以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所現出來的是一個藏教的藏果頭佛,應身應化到我們人間。就以這樣的佛來講,他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多麼長,前面講過,我們普通人算也算不清的)修成功了,修成功還不算,還要加上一百劫,修三十二相的因,經過一百劫這麼長的時間,三十二相修滿,然後三十二相就出來了,廣長舌相是三十二相之中的一種,廣長舌相是這麼來的。我們要學佛,自己要好好學一學,這些妄語、一切的一切,自己要注意,也就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再加上一百劫修持,才得到這樣的相。廣長舌相事實是如此。


再進一步,講到理這方面,也是這樣,佛說的話,一句話讚歎出去,整個大千世界都聽到都瞭解。這怎麼講法呢?佛的聲音是從本性裡面出來的,本性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學的人能夠明瞭本性,哪裡不是廣長舌相?哪裡不是佛在說法的聲音呢?處處都是。所以蘇東坡曾經講(蘇東坡學佛學得很好):「溪聲皆是廣長舌」,你聽河流裡面流水潺潺的聲音,那聲音凡夫聽起來叫做流水聲,懂得佛法,真正明心見性的話,你聽那流水的聲音就是佛的廣長舌相,你聽流水在那兒流的聲音,就是佛在說法的法音。為什麼呢?當你明心見性之後,世間那些煩惱障、所知障都去掉了,你的心性跟佛的心性隨時都是融合一起的。所以任何一個事物、任何一個法,直接就看穿了,就聽到佛的法音,見到佛的廣長舌相。


東方世界這麼多的佛,個個在他們自己的大千世界之內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我們普通凡夫,正人君子都不會隨便說話,一說話就是實實在在的;成佛,你想想看,每句話都是實在的,所以這裡的「說誠實言」,誠實言是一絲一毫也不假,絕對沒有妄語。既說誠實語,下面說「汝等眾生」,釋迦牟尼佛就說,那些恆河沙數諸佛這麼說:你們這些所有的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應當信這部經(是→這個,指這部經),這部經的名稱是什麼?我們都知道是「佛說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在講這部經的時候,本來的名稱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鳩摩羅什大師到中國來譯經時,他順乎中國人的習慣,中國人喜歡簡單,因此這部經的題目就簡化為「佛說阿彌陀經」。這樣一簡化更妙了!因為這部經修行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佛說阿彌陀經」這個題目,「阿彌陀」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聖號),正好合乎經裡持名的方法,正好合乎這個法門,所以這個經名取得特別好!這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還有玄奘大師也有翻譯,他譯成另外一種名稱,比較簡單,雖然字不一樣,意思還是一樣,這是我們要瞭解的。


原來名稱中的這幾個字「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上回已經講過了。「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一切諸佛就是十方世界恆河沙數諸佛,都來護念(護是護持,念是心心念念)這部經。換句話說,這部經在所有的世界裡,所有的佛都在護持、都在繫念,念它就要讚歎它,讓這個法門能夠弘揚出去,讓所有眾生都得到這個法門的好處。我們還要瞭解「一切諸佛所護念」的意思,為什麼現在各道場裡,做早晚功課時都要念這部經?修淨土宗的持名念佛,好處在哪裡呢?當然是要得一心不亂,在沒有得一心不亂之前,只要念這部經以及念佛,都能得到一切諸佛的護念。諸佛護念這部經,我們誦這部經、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得到一切諸佛護念,你想這個功德有多大?所以這個特別法門仔細說起來,的的確確每一個法都是不可思議的!我們普通人念念阿彌陀經、念念佛,不瞭解這一點,就不知道當我們在念的時候,有十方世界一切諸佛都在護念我們。


為什麼我們在念阿彌陀佛,十方世界一切佛都在護念呢?從理上講,講到佛的法身,法華經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我們眾生的真如本性,不但是十方世界的佛,就是三世佛(我們都是凡夫,還沒成佛,將來要成佛,就是未來佛),未來的佛、過去已經修成的佛、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佛,法身沒有不同,完全是一樣的。既是法身都是一致的,那麼我們念阿彌陀佛,念一尊佛就等於念一切的佛,所以我們念佛,一切諸佛都來護念。我們知道念佛的功德,甚至聽到一尊佛名號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議的,我們在偶然之間,聽人家說一尊佛的名號,這都不是偶然的,聽到耳裡之後,落下印象,收在我們心裡面,都是未來能夠得到佛法好處的一種最初的因。所以沒有很大的福報、沒有善根福德,聽不到佛的名稱。


下面都是佛號,佛號不講了,就用念的,我們兩個人(指講經的老師本人,與譯成閩南語的老師),一人念一段- 一人念一方佛。東方佛已經講過,不必念了,從南方佛開始,由他先念,他念完之後,我念西方佛,然後再由他念北方,我念下方,這麼念,把經文念完: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幾段經文念完,六方佛的名號也都念過了,各位聽到以後,佛的萬德萬能名號都落入大家的八識田裡,就變成自己的佛號種子,都是將來成佛的無上因緣,功德是非常大的。


  二、佛贊諸佛復勸信願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釋迦牟尼佛又叫舍利弗說:「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就是問舍利弗說:舍利弗,你的意思如何?這部經為什麼名稱叫做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本來全名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簡單就下面這部分講,為什麼叫做「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一問,當然舍利弗也答覆不出來。因為這部經是無問自說的,在釋迦牟尼佛那些大弟子之中,沒有一位弟子能夠把這裡面的問題答覆得出來,甚至在前面,連啟請也不知道啟請,所以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沒有人啟請,佛主動說,沒有人能答覆問題,佛自己問了之後,自己答覆。下面佛就接著自己答覆。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迦牟尼佛就再喚「舍利弗」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是有善根的男子、有善根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聞是經」是聽到這部經,「受持者」是聞到之後,照這部經的方法來受持。所謂受持,包括持誦經文,以及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及聞諸佛名者」,以及聞到前面所提的那麼多諸佛的名。「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大家都被一切諸佛所護念,這說得很清楚,你只要聽到這部經,你就受持這部經、你就持名,或者你聽到這部經裡所提到的這些佛的名號,你就能得到一切諸佛心心念念來護持、來照顧,這叫護念。


護念的目的在哪裡呢?「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家都能得到不退轉。學佛最怕是學了之後,然後就退轉了,沒有興趣,不學了,那沒有成就。要有成就,就得一直不退,一直往前進步去學,有恆心去學,這不是簡單的,需要諸佛在那裡護念。我們也可以時時刻刻自己檢點自己,假使我們在佛法上沒有退心的話,這就證明我們已經得到諸佛在護念我們,有佛的力量來護念我們,叫我們不要退轉,這樣我們心裡覺得還是有點安慰,繼續再修、再進步。不退轉是指什麼呢?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印度文,照它的音翻譯過來的,翻成文的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是至高無上,沒有比它再高了;「正等」是最平等;「正覺」是最大的大覺,那就是佛,成佛了。你一學佛,你能夠聽到這部經、聞佛的名號,就受持這部經、念佛的名,你就能夠得到諸佛護念,使你不退轉,一直到成佛為止。


聽到一尊佛的名號,持念阿彌陀佛以及受持這部經,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功德?聞經受持必得要明瞭佛法,要明瞭佛理。明理是非常重要的!這部經前面講持名有事持、有理持,要懂得理才能理持,不懂理是不行的,懂得理,一方面成就得較快,再方面的好處是:現在外面邪知邪見的人多得很,他聽說你修念佛法門,就拿別的似是而非的很多道理來跟你辯論,不懂理的話,辯論辯不過他,你自己的心就退了;若是懂得理,遇見任何知見不正的人,不管他怎麼說,我們的心裡也不為所動,不會受他迷惑。還有,我們念佛用功,不會遇到任何魔障,無論任何法門,修行用功到什麼程度,總難免會發生魔障,我們懂得理的時候,用功念佛不會有魔障,自己明瞭理嘛!再說,念到一心不亂,我們懂得教理,得了一心不亂,往生之後,一定是上品上生,有這種好處。明理是明什麼理呢?參禪的人是不准講的,他的目的是要參,參透了叫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我們修念佛法門,當然不明理也可以從事實上來修,但是明瞭理的話更好!明瞭理,我們不像禪宗那樣不許講,我們可以講,我們一層一層地把理說出來,然後知道什麼樣子叫做明心見性。


經文裡說「聞是經受持者」,「聞」是誰在聞?「受持」是誰在受持?如果說,這還用問嗎?我在聞,我在受持啊!這就大錯誤了。「我」,不錯!這是「我」,這個「我」靠得住嗎?「我」用什麼聞呢?經不起分析,一分析的話,我們這個「聞」就不是真正的聞。實在講,誰聞?誰受持?聞是「心」在聞,受持也是「心」在受持。那麼又要問:「心」是什麼呢?如果是現代人,「心」是看見了,或者說心臟這部分,或者說有思想(指腦筋)這部分,這又錯了!心臟是物質的東西,腦筋呢?不論佛法的哪一宗,都要講「心」,這心講的是「真心」,我們凡夫的心都是妄心。什麼叫妄心?我們自己想想看,我們今天這一刻時間,想的是這件事情,一轉眼之間,心又想那件事情了,可見得我們的心不定,自己都把握不住,這個心有什麼用處?這純粹是妄心。妄心在佛法裡叫做妄念,心的念頭完全是虛妄的。如果我們聞經、持名都是用妄心、妄念持的話,就沒有那種功德。


這裡所講的,純粹用真心在聞、用真心在受持,唯有真心。剛才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真心,果然我們用真心一聞、一受持,跟十方世界所有諸佛都能夠相通,融合在一起了,你想想看,這樣豈不是一念之中,自己跟佛是一體了?所以古人說「一念相應一念佛」,你的真心跟諸佛名號一念相應,就在這一念之中,你這一念就是佛,這一念,絕對不是指的妄念,是真念。我們在念佛、在受持經的時候,不要讓妄念起作用,讓真心顯出來。用什麼方法呢?圓覺經裡有句話- 黑板上寫的「離念靈知」,離是離開,念指的是妄念,我們凡夫,每個人一天到晚所起的念頭,想著這個、想著那個,無一不是妄念,這個妄念要不得!因為這個妄念存在,我們念佛用功的時候,念不到幾句佛,佛號就忘記了,我們的心就跑走了,跑到跟某某人談話去了,跑到菜市場裡去了,跑到各個地方去了,跑到什麼風景區去了,那都是被妄念牽著走。


你要離開妄念,不要隨著妄念,就是念佛的時候,一句一句的,念頭就放在佛號上面,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的,念著念著,也不知道是誰在念、念的是什麼佛,我與佛沒有分別;能念的是我,所念的是佛,念到最後,能與所融會在一起,那叫無分別地念佛。無分別地念佛,念著念著,然後你的真心才開發出來,這個時候才能一念相應。不如此,你要分別,一邊在念佛,一邊在心裡想著這、想著那,那就是分別念佛,分別念佛就沒有感應。「離念靈知」,靈知指的就是我們的「真心」,非常靈明的;知是覺知一切的事情,你裡面的靈知一發現,把什麼事情看得清清楚楚,這是指我們的真心。這個靈明覺知,普通用功夫,人家要入定,參禪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念佛也是這個道理,都是一致的。我們念佛不同在哪裡呢?其他普通法門,妄念去掉了,真心顯出來,就是明心見性,就證果了。講是這麼講,證果實在難得很!他是在這個世間證果,在這個世間證果談何容易!我前面講過,絕對不是在這一生能夠成就的。


我們修念佛法門,瞭解這個理、瞭解這個心的作用,跟普通法門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是要發願,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在這個世間,你要證果,你要離念靈知,但這個靈知不容易顯出來。我們發願念佛的好處是什麼呢?你當下念佛,當你念的時候,一般善知識說:「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果然萬緣放下,佛號提起來的時候,靈知就出來了,你雖然沒有得到一心不亂,也沒證果,但是你將來壽命終了的時候,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那就保險了。雖然在這裡沒有證果,一到極樂世界,我們就等於離開六道輪迴,了脫生死。瞭解這個理之後,我們持一聲佛號,就有一聲佛號的功德,持十分鐘佛號,就有十分鐘的功德,這也就是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把這一段說完以後,釋迦牟尼佛說「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佛跟在會的大眾說,所以舍利弗呀!你們都應當相信並接受我說的這些話,「及諸佛所說」,以及六方恆河沙數諸佛讚歎的那些話。你能夠信受,就在眼前,你就能得到一切諸佛護念,你在世間就能平安,不管有什麼天災人禍,你都是平安無事。平安就是最大的福報,將來你能夠不退轉、能夠成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很快就能成佛。今天講到這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