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宗密大師→卷第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第六


唐圭草堂寺沙門宗密隨疏鈔


 第五隨文解釋。


 自下第五隨文解釋,文中二:初,會通前後,開列科段;後,正依經文次第解釋。今初也。


 此經既屬大經,望貞元所譯,乃是五相之中第五「顯因廣大相」之中,第五「重示普因」故,則三分之中,但有後二。


 「五相」者,此品初三卷明本會竟,從第四經已後,即文殊大士出善住樓閣,行化南方。文分四:一、六千比丘會;二、諸龍會;三、三乘會;四、明漸證所表,即善財歷事善友,求法門,名為末會,遇五十五聖者所得法門,攝為五相。


文殊等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謂文殊一人寄十信,餘四十人寄三賢十地也。四十人者,謂德雲比丘、海雲比丘、善住比丘、彌伽大士、解脫長者、海幢比丘、休舍優婆夷、毗目瞿沙仙人、勝熱婆羅門、慈行童女:已上十人寄十住。善見比丘、自在主童子、具足優婆夷、明智長者、法寶髻長者、普眼長者、無厭足王、大光王、不動優婆夷、行外道:已上十人寄十行。鬻香長者、船師婆施羅、無上勝長者、師子頻申比丘尼、婆須蜜女、瑟胝羅長者、觀自在菩薩、正趣菩薩、大天神、安住地神:已上十人寄十回向。婆珊那演底主夜神、普德淨光主夜神、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普救眾生主夜神、寂靜海音主夜神、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主夜神、妙德圓滿主夜神、釋種女瞿波等:已上十人寄十地。已上共四十一人,兼文殊,名「寄位修行相」也。


第二、遇摩耶夫人等一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謂摩耶夫人、正念光女、友童子師、善知眾藝童子、堅固長者、賢勝優婆夷、妙月長者、勝軍長者、最寂靜婆羅門、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遇此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者,謂會前次位差別之緣,同入實相理,寄等覺位,親生妙覺,為佛母故也。


第三、遇彌勒一人,名「攝德成因相」,謂攝前會差別緣,歸一實之德,明一生補處以為正因。


第四、再見文殊一人,名「智照無二相」,謂初遇文殊表信智,再遇文殊表證智。既與本智相應,冥合無二,離能所相,離分別相,照體獨立,故不見文殊身相,但摩頂得法也。


第五、遇普賢一人,名「顯因廣大相」,謂由前智極心冥,詞亡慮絕,故觸物皆道,法法全真,依正渾融,重重無盡,故隨舉一法,即是圓因,一切皆爾。由是,善財於普賢一毛孔中所得法門,過前佛剎微塵數倍,一切皆然。《大疏》 序云:「寄位南求,因圓不踰於毛孔。」既一切無非圓因,無不包,故云顯因廣大相也。


疏「第五顯因廣大相中,第五重示普因」者,謂此第五相中,經有五分:一、依教趣求分,二、聞前相分,三、見聞親證分,四、聞佛勝德分,五、重示普因分;前四分在三十八後一半及第三十九卷中,第五分即此別行一卷是。


 序分在於四十卷中第一卷故。


 「序分在於四十卷中第一卷故」者,即初卷經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菩薩摩訶薩五千人俱。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及普賢勝智菩薩、智慧勝智菩薩、無著勝菩薩,如是等上首菩薩摩訶薩,一切皆從普賢行願所生,乃至智慧普猶如虛空,以大光網照法界故。復與五百聲聞眾俱,是諸聲聞有大威勢,悉覺真諦,皆成實際,深入法性等。復與無量諸世主俱,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常勤利樂一切眾生,為不請友。乃至云,從行願力,生如來家,專求如來一切智智。盡此已來,都有三紙經文,總名「序分」,故云「在四十卷初」也。


 今經別行,亦為三分:初明序分,即結前所說;第二、「若欲成就此功德」下,以為正宗;第三、「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下,辯其流通;三分之義,不異常談。


 「今經別行,亦為三分,初明序分,即結前所說」者,此即發起序,非是證信序。諸經之首,皆有證信序,及發起序。證信序,即「如是我聞」,乃至與大眾若干人俱等。發起序即每經不同,如《法華》 毫光遠照,《淨名》 寶積獻?,各發揚生起說法之由序也。今證信序在品之初,故文中但有發起序也。發起序者,謂指前所歎如來殊勝果德,說無窮盡,生起意勢,云修何因行,證得如斯之果?便說普賢行願,示以普因為正宗也,故以結前已說而為序分。


「三分之義,不異常談」者,自彌天(即道安和尚,時人號寶印手菩薩,辯摧鑿齒,智達百升,科經遠合於親光,立姓果同於增一。)高判,經無大小,例開三分。序正流通,以聖人說教,必有其漸,將演微言,先彰由致,故云「序分」。由致既彰,當機授法,故曰「正宗」。正宗既陳,務於開濟,近益當時之會,遠益未來之機,使千古洪規,傳芳不絕,故曰「流通」。


 初文二:一、結前廣偈。


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 「稱歎如來」下,指前廣偈。


 二、結說不盡。


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 以前文云「無能盡說佛功德」者,猶謂通於因人難說;今明果人勝而且多,歷劫長久,相續無間,說尚不盡,況於凡小而能說耶,以是究竟無盡法故。


 今此中序分,經云「爾時普賢菩薩」者,標能讚人,「稱歎」等者,舉所作業。言「菩薩」等者,即是通稱,即凡是修行菩提行者總名菩薩,有五:


一、所求所度解:謂常求菩提度有情故,即因談果,得菩提名;以他同己,彰薩埵號。此有財釋。


二、內有悲智解:又,「菩」謂菩提,顯有深智,一切皆以智為前導故;「薩」謂薩埵,顯有大悲,所化皆以大悲為首故。


三、勇進上求解:又,「菩提」名智,「薩埵」云勇。是人為求菩提智故,發生大勇猛心,即求菩提之薩埵故。依主釋也。


四、愚智對待解:又,「薩埵」云有情,總有三種:一愚,二智,三金剛;是智非愚,故名菩提薩埵。


五、丈夫十號解:〈離世間品〉中明十種薩埵:一、菩提薩埵,智所生故。二、摩訶薩埵,安住大乘故。三、第一薩埵,證第一法故。四、名勝薩埵,覺悟勝法故。五、最勝薩埵,智慧最勝故。六、上薩埵,起上精進故。七、無上薩埵,開示無上法故。八、力薩埵,廣知十力故。九、無等薩埵,世間無比故。十、不思議薩埵,一念成佛故:是為十也。


經言「摩訶薩」者,《大般若》 三十六云:菩薩於大有情眾中,定為上首,名摩訶薩。地上菩薩皆得此名,況今普賢是得果不捨因門菩薩也。上明能讚人竟。言「告諸」等者,告示令知也。


言「善財」者,謂此童子初入胎時,於其宅內,自然而出七寶樓閣。其樓閣下,有七伏藏,於其藏上,生七寶芽,所謂金、銀、琉璃、玻、赤珠、硨磲、瑪瑙。善財童子處胎十月,然後誕生,形體端正,支分具足。其七伏藏,縱廣高下,量各七肘,忽自開現,光明照耀,內外家族,視之無厭。復於宅中,自然而有五百寶器,珍奇雜寶,各各盈滿。所謂金剛器中,盛滿諸香;於香器中,盛種種衣;美玉器中,盛滿飲食;摩尼器中,盛滿雜寶;黃金器中,盛滿銀粟;白銀器中,盛滿金粟;金銀器中,盛滿琉璃;琉璃器中,盛滿金銀及摩尼寶;玻璃器中,盛滿硨磲;硨磲器中,盛滿玻;瑪瑙器中,盛滿赤珠;赤珠器中,盛滿瑪瑙;星幢摩尼器中,盛滿水晶摩尼;水晶摩尼器中,盛滿星幢摩尼;如是等五百寶器自然出現。復於宅中,雨種種珍寶財物,及諸資具,一切庫藏,悉皆充滿;以此事故,父母親屬,及善相師,共名此兒,名曰善財。


領五百童子,於福城東,古佛廟前,參禮文殊,最後參見普賢,即菩提場如來會中為說顯因廣大相也。又,以大聖知此童子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信緣廣大,常樂親近諸善知識,身語意業皆無過失,勇猛精進淨菩薩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清淨猶如虛空;以是當機,誠宜授法,故告也。


讚所經時中,經言「不可說不可說」者,如大經〈阿僧祇品〉明法數有一百二十四。謂十萬為一「洛叉」,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此下倍倍數至一百二十,名「不可量轉」,不可量轉不可量轉名一「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名一「不可說轉」,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也。又,以此倍倍數名一「不可說不可說轉」。今言「不可說不可說」者,即當第一百二十三數。理實但是超過言說之數,名「不可說不可說」也。


所言「劫」者,梵云「劫波」,此云「分別時分」,有其多種。始自年、月、日、時總得名劫。又,五年兩閏為一雙數,至無數亦名劫。又,一增一減亦名為劫。二十增減亦名為劫。又,成、住、壞、空各二十數亦名為劫,此為火災劫。又,七火一水亦名為劫。又,至七水亦名為劫,謂風災劫。又,菩薩修行三大僧祇,亦名為劫。謂拂石、滴淚、芥城等劫,皆名為劫。今舉大數,但是多時,亦不定其是何等劫,設經大劫,亦不可盡,意取世界無竟期故,可知。


疏「指前廣偈」者,第三十九品半卷經,廣以偈讚佛德,末後結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若有聞斯功德海,能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悉當獲,慎勿於此懷疑念。」疏「以前文云無能盡說」至「而能說耶」者,此對前偈讚說無盡有三種過倍之勝:一、前因此果;二、前一此多;三、前時短此時長。謂前因位菩薩位劣,又只是一人,但一時間說之無盡,尚未為奇;今明是果,佛已勝故,數又總包十方一切之多,時又剎塵長久之劫,如是而說亦無窮盡,方為不思議玄妙之極也。


 二、正宗分,謂正示普因。即廣說能證普賢行願,令入法界,則成如來勝功德故;若不依此普賢行修,設經多劫,亦不成故。


 「廣說能證普賢行願」等者,賢首大師《華嚴玄義章》 十五門,第十「明入道方便門」,有三:一簡心,二簡境,三造修勝行。


一、簡心之中,有藥、有病。病有麤細,麤謂二種巧偽修行:一、內實破戒,外現威儀;二、內雖持戒,為他知故,求名利故。細謂二種情計不破:一、雖直心,而計我修行;二、雖不執我,而計有法。藥中,有別、有通。別謂隨前病麤細對治;通謂但觀諸法平等,諸病自盡。


二、簡境之中,有倒、有真。倒謂情計之境,對前心病,故境顛倒。真謂三乘空有不二境,及一乘無盡境,對前藥治,故見真境。


三、造修勝行者,於中有始、有終。一、始,中有三種:一捨緣門,有六:一、捨作惡業,二、捨親屬,三、捨名聞利養,四、捨身命,五、捨心念,六、捨能所。二、隨緣門有四種:一、還於前六事中守心不染;二、凡於順情境,下至微細,皆應覺知不受;三、於違情境,乃至斷命等怨,皆應守心,歡喜忍受;四、凡所有作,遠離巧偽虛詐,乃至一念亦不令有。三、成行門:謂得前二門,成萬行也。二、終者亦三種:一、捨緣門,即止也。唯觀諸法平等一相,諸緣皆絕。二、隨緣門,即觀也。還就事中起悲願行。三、成行門,即止觀雙運。


此科正標「能證行願」,又是十種之初,故用〈入道義章〉,令知總相行體,審詳文意,勿厭其繁耳。「若不依此普賢行修」等者,則積行菩薩曝腮鱗之意也。文在〈出現品〉,序中已具引,若更要說,即尋彼文。故須離念亡情,而本智自照,則所行之行,一一皆成普賢行也。


 文二:一、正陳所說,二:一、長行,三:一、正示普因,四:一、標示所應,二:一、指前佛德。


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


 指上佛德。


 二、正示普因。


 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 正示普因也。


 希欲為願,造修為行,寄圓說十。


 「希欲為願」等者,謂心心希望佛果,不得高推聖境;念念欲樂悲濟,不得退屈自欺。「造修」者,謂造極,調身瑩心,不得懷增上慢;造真,改惡修善,不得說食數寶也。


 二、徵列名數。


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除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 然此即是長行。禮懺,諸經論中開合不同;若《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總有八種:一供養,二讚佛德,三禮佛,四懺悔,五勸請,六隨喜,七回向,八發願。


 「若離垢慧經」至「八種」者,此經唯一卷,鈔釋八種之益,即非彼經,恐錯指注。其八種之益,若通說,則俱離諸障,俱至菩提;若別說:則供養除慳貪障,得大財富;讚佛除惡口障,得無礙辯;禮佛除我慢障,得尊貴身;懺悔除三障,得依正具足;勸請除慢法障,得多聞智慧;隨喜除嫉妒障,得大眷屬;回向除狹劣障,成廣大善;發願除退屈障,總持諸行,速得妙果。其八種釋名辯相,具在下文。


 或但為七,合禮讚故;或但為六,略供養故;或但為五,以發願回向但總別異故。


 「發願回向」等者,回向是總,發願是別;以回向則必兼發願,發願則未必回向。謂回向必須先有所修善根,方以願回此善根向於三處,故必兼願。若發願,則未必有善根,亦可自發要期,或但願自利之事,故不必有回向也。總別雖異,大意不殊,故《大疏》 釋回向以大願為體,由是合回向願為一也。


 如《十住毗婆沙》 。第五回向亦同有五;或但有四,除禮拜故;或但為三。


 「十住毗婆沙」至「亦同有五」者,此論第三、第四所明也。其文即今〈晨朝懺悔〉等文是,唯除發願。發願是《涅槃經》 闍王發願之文,後人安之。以從禮拜,至隨喜已,有四重,次回向當其第五,故云「第五回向」也。


 故《智度論》 云:「菩薩晝夜三時,各行三事,謂懺悔、勸請、隨喜,行此三事,功德無盡,轉得近佛。」若《善戒經》 但有二事,謂懺悔、回向。皆隨時廣略。


 「隨時廣略」者有二意:一、佛本對機,隨宜而說;二、即今禮懺,看當時之宜也。


 今文具十,以表無盡,六、七二事俱是勸請,八、九二事回向開出,餘至文顯。


 「六七二事俱是勸請」者,如〈晨朝勸請文〉云:「十方諸如來,現身成道者,眾請轉法輪,安樂諸眾生。」即第六也。又云:「十方一切佛,若欲捨壽命,我今頭面禮,勸請令久住。」即第七也。「八、九二事回向開出」者,八即回向菩提,九即回向眾生,十正云回向,即總該三處。而十種為行願,故發願一種更不別標,則於前八中,增三減一成圓十也。


 三、牒名別釋,二:一、總徵。


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回向?」


 二、別釋,即為十段,段各有三:一、牒名,二、釋相,三、總結無盡。第一禮敬諸佛,三:一、牒名。


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 由心恭敬,運於身口而禮故,除我慢障,起敬信善。


 言「除我慢障」者,謂由有我,故於他起慢,慢因我起,名為「我慢」。《唯識論》 云:「云何為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謂若有慢,於他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名為我慢。我即是慢,名為我慢;我慢即障,名「我慢障」。此禮敬行能對治之,由斯生起敬信善業,故云除我慢等也。


 勒那三藏說七種禮。


 言「勒那三藏」等者,準《大經疏》 中,具云「勒那摩提」。《高僧傳》 中,名「勒那漫提」,此翻寶意,本天竺人也。元魏時,來至洛京,住永寧寺,學善五明,兼攻道術,常講《華嚴經》 ,抑揚眾教,說斯禮敬有其七種;疏主七外更加三種以圓十禮也。其十門禮,今約賢首大師五教料揀:二非儀故非五教,三即通第一、第二教,四亦第二教,五、六第三教,七第四教,八、九、十合為第五教。


 今加為十:謂一、我慢禮:如碓上下,無恭敬心。


 一、謂「我慢禮」者,此兼下第二,令知非儀而不用也。「如碓上下」者,志公云「行道猶如推磑,禮拜恰似客舂」,正呵此也。今禪學人不得此意者,每用此語一向毀於禮懺,甚為失也。


 二、唱和禮:高聲喧雜,辭句渾亂。此二非儀。三、恭敬禮:五輪著地,捧足殷重。


 三、「恭敬禮」等者,此通人、天及二乘,並權教大乘六度菩薩等禮。五教中,即第一愚法聲聞教,及第二教中分教義也。「五輪」者,兩手兩膝兼頂也。《離垢慧經》 一一發願;初總者:「我今五輪於佛作禮,為斷於五道,離於五蓋,令諸眾生常得安住五通,具足五眼。」若別者:「願我右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道;願我左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於外道法中不起邪見。」「願我右手著地之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之時,震動現瑞,證大菩提。」「願我左手著地之時,於諸外道……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道;願我頭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也。


疏云「捧足」者,謂所禮者之足也。即此段,能所具矣,三業備矣;謂以最尊之頂,嗚捧三寶最卑之足,敬之至也,故云「殷重」,殷重意業也;發願及稱名讚歎即語業也;五輪即身業也;故三業備也。


 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


 四、「無相禮」等者,正當第二始教禮也。謂空是大乘之初門,故《中論》 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既順於空,故是始教。


 五、起用禮:雖無能所,普運身心,如影普,禮不可禮。


 五、「起用禮」等者,第三終教禮也。是從空入假,依體起用之菩薩也。由前空觀,悟法無能無所,故此知法無性,不計定相;故觀能禮所禮皆如影像,一一全是性之緣起,故得普也。


 六、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佛,不向外求。


 六、「內觀禮」等者,第三教中實教禮也。謂顯實宗不計空假,直見本覺真性,故云「法身真佛」。故《起信論》 云:「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言離念相者,離空假之念也。背覺合塵,攀緣外境,為不禮敬;心不攀緣外境,背塵合覺,為歸依禮敬也。亦可:第四空觀禮真諦佛,第五假觀禮俗諦佛,第六中觀禮第一義諦佛也。


 七、實相禮:若內若外,同一實相。


 七、「實相禮」者,第四頓教禮也。前無相禮,但是初教空理,不名為頓;今非空非不空,非禮非不禮,非取內真佛,非棄外假佛,內外無寄,泯絕棲託,但得如此,不住於法,自然常冥法界,常禮諸佛,故云「實相禮」也。故《仁王經》 說:佛問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觀如來?」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不住三際,不離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乃至云:「非相非無相,非取非捨,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觀如來。」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諸佛如來力無畏等恆沙功德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疏言「若內」者,收前第四及第六門也;言「若外」者,收前第三第五門也。又,「若內」者,即當一心三觀也;「若外」者,即當一境三諦也。


 八、大悲禮:隨一一禮,普代眾生。


 八、「大悲禮」者,此下三門,總為第五、一乘圓教之禮也。然此第八一門,猶是同教一乘,同於終教。約能禮人,一具一切,故屬圓教。未顯事事無礙、事事融攝,故非圓中之別教。九、十二門,方全是別教一乘也。「大悲禮」者,謂前雖觀智圓明,未顯大悲利物,豈名菩提薩埵之禮乎?謂上之四門,觀智圓明,但有菩提之義,未具薩埵之義;故次第八明大悲禮,普代眾生也;故此明以同體大悲,物我無二。我既禮也,即眾生皆禮;我離慢也,即眾生皆離;故名大悲禮也。


 九、總攝禮:攝前六門以為一觀。


 九、「總攝禮」者,謂融前六門深淺之禮而為一觀,即事事無礙也。但攝六者,一、二非儀故;謂夫欲禮敬者,先須五輪著地,捧足殷重;(三也。)深入法性,離能所相;(四也。)普運身心,禮不可禮;(五也。)但禮內佛,不向外求;(六也。)若內若外,同一實相;(七也。)隨一一禮,普代眾生;(八也。)方稱普賢行願禮也;故云「總攝」也。


 十、無盡禮:入帝網境,若佛若禮,重重無盡。


 十、「無盡禮」者,重重無盡之義,如前後所明。《大經》 云:「一毛孔中悉明見,不思議數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禮一切世間燈。」「亦以言詞普稱讚,窮盡未來一切劫,一如來所供養具,其數無量等眾生。」此亦兼證讚歎供養。又,《晉經》 云:「於一微塵中,見一切諸佛,菩薩眾圍繞,法界塵亦然」,「一一如來所,一切剎塵禮。」若依此禮,則一一禮無盡,功德豈可量哉!不入斯觀,徒自疲勞也。


 文中正辨第五、九、十,實通後八,對文可知。


 「文中正辨第五九十」等者,以第五起用禮雖無能所,而普運身心,如影普,禮不可禮,此普賢行願亦須如此,普運身心。第九第十正同此華嚴宗,故云「正辨」也。言「實通後八」者,以前第九中總攝前六,故知此中實通後八也。


 二、釋相,三:一、所禮境。


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 謂橫豎普周,盡帝網境。


 「橫豎普周」者,經中微細周,及眾會圍繞,具如第二稱讚、第三供養門中文相備足,請互用之。下諸門中,兼有海會菩薩及聲聞眾等。


 二、能禮因。


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


 略有二因:一、以普賢行願力,此即法力,不依行願,不能故。


 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 二、深信解力,此即自力,謂印持諸佛,於時處,如對目前。


 「以普賢行願」至「如對目前」者,謂以普賢願力,見一切境皆是諸佛,而為所緣,名為「法力」。以深信解之智,決定印可,攝持如上佛境令現在前,名為「自力」。是則於所見境,不取生、滅、一、多等定相之境,則融通佛境。於能見心,依智不依識,心則見佛之心;故《大經》 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然心、佛、境、智雖亦融通,為約因緣親,故分法力、自力;法即緣也,自即因也。若以緣奪因,即法力故融通普;若以因奪緣,則自力故融通普;今以因緣雙明,故齊舉法力、自力也。


 三、能禮相,二:一、總明。


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 謂三業皆,常無間故。


 能禮相中,經言「悉以清淨」等者,「悉」者,皆也,咸也,盡也;「以」者,用也;「清淨三業」者,簡異染業也。謂身無三惡,口離四過,意三業淨,故云清淨等也。由染業故,惡道輪回,今成佛因,須憑淨業也。「三業敬」者有其所表,大、小乘各別。大乘三業敬者,表佛有三種通故:一、為顯大師有天眼通,以身業敬可見故;二、為顯大師有天耳通,以語業敬可聞故;三、為顯大師有他心通,以意業敬可知故。二、小乘瞿波論師說三業敬:一、在明而遠,須身業敬,以可見故;二、在暗而近,須語業敬,以可聞故;三、在暗復遠,須意業敬,不見不聞故。故三業敬,為因果中感得三輪:身感神通輪,語感教誡輪,意感記心輪。


 二、別顯。


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


 謂一佛之前,頓現多身。


 「一佛之前頓現多身」等者,謂依前二力,故得於境能見多佛,於自能現多身。乍觀經文,若以一一佛所皆現多身,則似身多佛少;若以一一自身皆禮多佛,則似身少佛多;據其義理,身佛齊等。經文欲明一多無礙,故於身佛互舉一多,若令相對義足,應作四句:一、一身禮多佛,即經後句;二、多身禮一佛,即經前句;三、一身禮一佛,如前十重禮中第三禮;四、多身禮多佛,如前第十帝網禮也。第一第三句,諸宗容有,第二第四句,唯此《華嚴》 所明。


言身佛數同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以一相方便入善覺智三昧。(覺不滯寂,故名善。覺彼一相,故用為方便也。)入已,於一成正覺廣大身,現一切眾生數等身,住於身中。(既以一相為方便,則物物皆一相故,故一即現多。)」「是故,應知如來所現身無有量;以無量故,說如來身為無量界,等眾生界。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身一毛孔中,有一切眾生數等諸佛身,何以故?如來成正覺身究竟無生滅故。如一毛孔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當知無有少許處空無佛身。」「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


釋曰:引此佛身與眾生數等者,證前能禮之身,所禮之佛,數齊同也。又,既佛有等眾生數之身住於生界,眾生心中又念念有佛成正覺,故知:佛前本有多身,身前本有多佛,但以執境迷心,致令都不見耳。佛以善覺三昧而現之,即果門入也;今以普賢觀行而見之,即因門入也。因果之相雖異,所入之境無差,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


 一一身,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 一身之禮等剎塵數,是周相。


 三、總結無盡,二:一、顯無盡,準《十地經》 有十無盡界,今此有二:謂虛空、眾生,於眾生中開出業、惑,故成其四。眾生無盡,一一眾生有多業惑,彌顯無盡。


 「準十地經有十無盡界」,至「故成其四」者,即經初地說大願已後結云:「佛子!此十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晉經》 云:「不可盡法」,下經亦云:不可盡十言。十盡者,窮盡彼無盡之願令無有餘,故云盡也。「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釋云:彼是成就大作用之願,故以無窮化生十盡句而結無盡也。論釋十界云:初一是總,皆為化生故;餘九是別,是別集成度生義故。此經所說二種,是觀能趣入行願,故略餘八,但明眾生及虛空界。又,以觀行是對治門故,故眾生開出業及煩惱也。


 文二:一、別明虛空,二:一、反顯。


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


 二、順釋。


 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 二、總例餘三。


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 二、彰無間。


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 疲謂疲倦,厭謂厭足;下之九門無盡例此。


 二、「念念相續」至「例此」者,若不以普賢觀行之力,如何得念念不斷?願智者審思此文,無以生滅之心,取相之禮,而為禮。例下九門,亦無以生滅取相之讚歎供養,乃至回向等,而為普賢行願也。


 第二稱讚如來,三:一、牒名。


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


 第二稱讚行。先標名,「稱」謂稱述,「讚」即讚揚,稱述聖德,讚揚其美。又「稱」謂稱揚,「讚」即讚歎。「如來」者,於十號中,即倣同先號。《金剛經》 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又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涅槃經》 云:「如過去佛所說不變」,「從六波羅蜜來,至大涅槃,故名如來。」《成實論》 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


 二、釋相,三:一、所讚境。


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 所讚境中,三重無盡。疏「所讚境」者,觀此,及供養中經文,明多多之佛微細所在,兼及眾會無不皆具足,於前禮敬之中,文應影略也。


 二、能讚因。


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


 「能讚因」者,乍看經文,似闕法力,既言「悉以」,即亦含在其中也。


 三、能讚相。


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


 讚相中云「各以出過」等者,辨能讚相,有四義句:初、標能讚相,二、正辨稱讚,三、讚所經時,四、明其周。


初中,「辯才天女」者,如《最勝王經》 說,有大功德,能滿眾願,能施辯才。經云:有受持經者,「我當益其智慧,具足莊嚴言說之辯。若於文字句義有所忘失,皆令憶持,能善開悟,復與陀羅尼總持無礙」。又,如下偈讚云:「聰明勇進辯才天,人天供養悉應受,名聞世間充滿,能與一切眾生願。」又云:「吉祥成就心安隱,聰明慚愧有名聞,為母能生於世間,勇猛常行大精進。」又云:「大婆羅門四明法,幻化咒等悉皆通,於天仙中得自在,能為種子及大地。諸天女等集會時,如大海潮必來應。於諸龍神藥叉眾,咸為上首能調伏。於諸女中最梵行,發言猶如世間主。」「辯才勝出若高峰,念者皆與為洲渚。」「眾生若有希求事,悉能令彼速得成,亦令聰辯具聞持,於大地中為第一。於此十方世界中,如大燈明常普照,乃至神鬼諸禽獸,咸皆遂彼所求心。」向下因明有求願者,乃至佛辯亦能滿足,即知位次多是得果不捨因門菩薩。此上經文逐略引來,非其次第,廣如經說。


問:經說天女有求辯者,能施與佛辯。既彼有佛辯,則無更勝者,何言出過耶?


答:彼雖至極,更無超越之者,此是普賢方便,令修行者起最勝意樂,作其觀想,生不足之心,故言「出過」,理亦無爽;或彼有佛辯,佛辯即合法界,法界即是無盡,不可超也。即取〈出現品〉中,有一天女,有妙舌根,念想勝彼,故言出過。彼經云:「譬如自在天王,有天綵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一一樂中,復有百千差別音聲。」有似辯才,如彼天女所有舌根,出妙音聲,但合眾樂;今以勝解力故,所出音聲,合法界,故言出過也。


言「辯才」者,總有四種:一、法無礙解:於一切法無不通達故。二、義無礙解:於所詮道理無壅塞故。三、詞無礙解:以智慧力,普應一切眾生心行差別。四、辯說無礙解:此復有七:一、應辯:一剎那間,應得一切眾生三乘五乘根性樂廣樂略者,總能應得也。二、捷辯:謂言說迅捷而無蹇訥也。三、峻辯:如懸河建瓴。四、無疏謬辯:謂一一句義稱理合機,無疏謬之失也。五、無斷盡辯:說經長時,無間斷故。六、豐義味辯:凡所演說,豐足義味,此具五義: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三諦了易解,四人心敬愛,五聽者無厭。七、一切世間最上妙辯更無過者。總此七種,得名辯說無礙解;或此七辯,亦通前三中開出也。


然諸經論中或說辯才有多種者,皆是隨義展轉開出,根本不過四辯也。此四辯,第九地菩薩方具得之,已前得者非勝也。若窮理盡相,朗照無遺者,佛及普賢,方稱窮極具足辯也。經言「微妙舌根」者,如《大經》 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舌,所謂:開示演說無盡眾生行舌,開示演說無盡法門舌,讚歎諸佛無盡功德舌,演暢詞辯無盡舌,開闡大乘助道舌,覆十方虛空舌,普照一切佛剎舌,普使眾生悟解舌,悉令諸佛歡喜舌,降伏一切諸魔外道、除滅一切生死煩惱令到涅槃舌;若諸菩薩成就此法,則得如來覆一切諸國土舌相也。


 三、總結無盡。


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 文少略前,若具說者,皆如初段。


 第三總結無盡。疏云「文少略前」者,禮敬總結無盡有二:先顯無盡,後彰無間。就前顯中,先,別明虛空,後,總例餘三。今稱讚中,但有總舉四法,無先別明虛空之異,故云「略」也。今此文有二義句:初結無盡,後彰無間。前文中有二義句:「如是虛空界」下,反顯無盡;「而虛空」下,順成無盡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第六